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写行、草书像楷书那样一笔都不落,有的人却省略很多笔画?究竟哪一种好?为什么?
草书,行草,笔画有人写行、草书像楷书那样一笔都不落,有的人却省略很多笔画?究竟哪一种好?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大草。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綿。古代大家有张芝,二王,张旭,怀素等。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辫认而产生的。最著名的行书古贴有《兰亭集序》《祭侄稿》《寒食贴》等。
由于行书特别是草书的书写省去了许多笔划,有的甚至是书写符号,所以行草书并不是象写楷书那样一划不落书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写行,草像楷书那样一笔都不落,有人写省略很多笔画?究竟哪种好?为什么?
答:笔画不省的叫行楷,笔画不省的叫小草(今草)。
省略笔画的叫行书或行草,省略很多笔画的叫大草(狂草)。
为什么?
答:书法上自古有之不为病,只要有古可寻,有帖为证,不为错。
哪种好看?
答:写好了,都好看。
自己喜爱哪种自己说了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有千秋,但草书不可能不省笔,有的字可连笔牵丝而书。有的字必然省笔。草书的字有一定的规范性,草书诀中都有注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规行文用行楷,记笔记,速记用行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题目其实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行草书的符号化,一是书法的虚与实。
一丶行草书相对楷书,笔画缩短、减省,很多偏旁部首以符号代替,所以学草第一步是要识草,熟悉一些字或偏旁的固定写法,即我们常说的草法。
二、虚实是书法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有无、轻重、疏密、黑白、主宾、高低等造成一种含蓄的意境和生动而富有变化的气氛。
虚实可通过用笔、结构、章法的变化而体现出来。
在笔法上,笔重处为实,笔轻处为虚。是点画处为实,非点画处为虚。在结构上,密处为实,疏处为虚。写书法要虚实相生。
比如,不论是楷书还是行草,方框结构内短画不可与二直画相粘,或搭左竖,或以点代画,与二竖完全脱离,在书法术语中,这叫“潜虚半腹”。
所以,在一件行草作品中,以笔画减省为主,这是行草书的特点,但会间以笔画较多的实写,寻求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真有你说的这种情况,那不简省笔画的这个人起码不会写草书。草书是一定要简省笔画的,当然,也不能想怎么简就怎么简,得符合公认的法度。请看“草书”这两个字的行书与草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草书有标准规范,偏旁部首有代表符号,给字有独到法则,有法度,方能称得上行草书。否则叫自行写字,或缭草字,任何事物都有规范,乱来只能怡笑大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好,都不好,关键看最后出来的作品,如果作品好了,你再去揣摩他的用笔,如果作品不好,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