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孙权夺荆州、杀关羽,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逐鹿中原?
孙权,东吴,荆州孙权夺荆州、杀关羽,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逐鹿中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东吴一连串辉煌成就,并不足以掩盖其政权内部的诸多问题。细看孙权之战绩,不难发现,这些荣耀的背后多多少少存在水分。
于麦城截杀关云长,可谓是能令三国之内尽皆骇然之事。关羽纵横乱世三十余载,随屡遭败绩,但天下诸侯无一人能真正彻底消灭之。且关羽大败前一个月,尚在樊城擒于禁,斩庞德,籍大水之利,大破曹军,威震华夏。正是关羽这满身荣誉,更衬托出孙权此举之威力。
但孙权,实际上只是扮演着一个刺客的角色,真正对关羽造成重创者,实乃曹操。刘备进军西川,夺取汉中后,孙刘联盟这一因纯粹利益而结成的联盟,已经名存实亡。虽如此,名义上孙刘尚是盟友,也因此,关羽出征前,带上了几乎所有兵力,对孙权毫无防备。正是出于信任(或者不屑),才给了吕蒙以可乘之机,白衣渡江,占领了关羽的大后方。进而,关云长腹背受敌,兵败身死。
换言之,诛杀关羽,无法真正体现孙吴之强。
至于击退刘备,亦是以"巧"而不以"强"。刘备东征初期,屡战屡胜,似不可阻挡。孙权派出陆逊,借妙计,查刘备之疏,得以火烧连营,退刘备大军。但即令如此,亦不敢深入蜀地以图灭国蜀汉。夷陵之战,可见孙刘两家,实力在伯仲之间。
故,孙权战绩,表面虽风光,却无实际的说服力。逍遥津一战,一个张辽便逼得孙权大军节节败退,闻张辽之名儿胆颤,可见,东吴军队,尤其是步兵,实力与北军差距不小。
军力之差距背后,更反应国力差距。孙权政权虽地域广阔,但彼时南方开发程度有限,可谓地大物薄。无论从人口,人才,钱粮军队诸多方面观之,孙刘两家合计尚无法匹敌北方,更何况孙权一家。
最后,长江对孙吴政权影响巨大。长江虽为天堑,助东吴抵挡曹魏大军,但亦是一道高墙,阻碍了孙吴政权进取之能,消磨了孙吴政权的进取之心。在长江的庇佑之下,孙吴本土士人已然享受到了安乐,远离战乱之逍遥生活,使其彻底偏安一方。因此,孙吴很少主动出兵北伐。
以是,在巨大实力差距面前,孙权的东吴政权,在三国争霸中,只能安心自保,而无进取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和刘备结盟,当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孙权为了自身安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夺取荆州。然后面对刘备大军,陆逊的夷陵之火,让刘备集团元气大伤,此时,孙权集团如日中天。为什么不逐鹿中原,或者吞并西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连年征战,荆州新附,急需休养生息。夷陵之战,是刘备发动的一场灭国之战,一开始,刘备哀兵必胜,气势冲天,吴军节节败退。虽然最终陆逊力挽狂澜,但毕竟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孙权最明智的是稳固自己的地盘,以守为主。
2.外部环境极不稳定。刘备虽败,但退往永安白帝城后,便停留了下来,卡住入川的咽喉,东吴想趁机入川是办不到的。刘备,枭雄也。东吴来自西边的威胁并没有完全解除。另一方面,曹丕对东吴也虎视眈眈。夷陵之战后,曹丕便领大军御驾亲征。陆逊对刘备的追击也适可而止,迅速调兵北防。由此可见,东吴现在首要任务是进入战略防御。
3.自身实力不足,就算一时侥幸取胜,也守不住。在取荆州前夕,孙权和吕蒙就一起分析过。取徐州是不行的,根本无法抵挡住曹魏骑兵的冲击,最终他们选择偷袭荆州,以自己水军的优势,利用长江天险,加强防御。后来的东吴的几次对北方用兵,也确实见识到了北方的厉害。比如合肥会战,孙权的十万大军,居然被张辽的小股力量打败了,孙权还差点被擒。后面不管是陆逊还是诸葛恪,都无法进取中原。
4.宋以前,中国的经济、人口中心一直都在北方,从来都是北方南下统一中国,南方要取北方无异于以卵击石(朱元璋、国民政府除外)
总之:一方面实力不足,另一方面,得到的大块肥肉需要消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将领能力、兵员数量、兵种配合、国力对比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历史上只有北方统一南方,从来没有南方收复北方过(长江划界)。
从炎黄联合大战蚩尤,到清朝入关颠覆明朝,从来没有过。
一些史学家也讲过一点,大致是古时南方人口少比较蛮荒,军队数量相应的也少。
中原一直是必争之地,有了中原就有了粮食,有了人口(农业国家的基石就是人口和土地),相应的战斗次数多,军队战力强。
看看当时的三国人口对比就知道了,曹魏的人口大于蜀汉、东吴之和,军队大于两家之和,名将大于两家之和,谋士大于两家之和,国力大于两家之和,这仗没法打,局部胜利也伤不了曹魏根基。
《隆中对》的规划第一条还记得吗?若北方有变!北方有变了才是出兵的时机,没变呢?那就偏霸一方,这就是隆中对没明着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魏势力仍然强大,孙吴的军队海战可以,守卫长江没问题。但是一旦要北伐,孙吴军队的劣势就出来了!
(孙权被很多人称为“渣权”,理由是一辈子打不下合肥,占不了淮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孙吴军队北伐的不利因素:
1、孙吴的陆军作战力不行,缺乏战马,渡过长江打过淮河以北,北方的平原地带孙吴军队只能被曹魏的军队狠揍。
2、孙吴内部的问题,孙权无法整合内部豪强大家族。这些家族并不愿“打出去”,更情愿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上一篇:鲍鱼怎么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