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汉武帝穷兵黩武就是“千古一帝”,隋炀帝就落得国灭身死?
汉武帝,炀帝,匈奴为什么汉武帝穷兵黩武就是“千古一帝”,隋炀帝就落得国灭身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统治者也是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谁违背政治规律,谁就要付出代价。隋炀帝不能得罪的都得罪了,真当自己是神仙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隋炀帝是李世民写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还是性格使然,两者都雄才大略,对未来积极进取,当顺势时,“天下莫与之争”。但遇到逆境时,两者截然不同。
汉武帝晚年翻然悔悟,下亭台罪己诏,并立马改弦更张,拨乱反正。
而反观隋炀帝,文过饰非,天下大乱还一意孤行的征讨高句丽。晚年更是借着醇酒妇人来逃避现实,只一味的听奉承之言,如秦二世一般,一博士(一种官职)说天下有人造反则杀之,一博士说天下只有几个毛贼作乱,官兵一到即可捕杀,则赏。如鸵鸟一般,将头颅装进沙子里。宫女说禁军叛变,反而杀了宫女,于是人心更加离散,岂能不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汉武帝可以拼爹拼爷爷。
汉武帝举全国之力对匈奴作战之时,西汉已经经过了文帝景帝两代的无为而治。国家已经从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的创伤中走了出来。
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已经无比强大,因此,汉武帝穷极一生的对匈作战才不至于将西汉的国力拖垮。而且,到了晚年,汉武帝也知道自己错了,因此下了罪己诏,西汉因此再次重回正轨。
而隋炀帝则不然。
隋朝的烂摊子可比西汉初期更大,至五胡乱华始,三百多年的战争,国家百废待兴,而这时,隋炀帝不休养生息,却想着要成为秦皇汉武,如此,百姓的生活得有多艰难。
隋炀帝的败不是败在修大运河,西巡张掖上,而是败在了三征高句丽上,三次征讨高句丽,隋朝的国力已经被完全耗空,此时,百姓疾苦,民怨沸腾,起义不断,隋朝便是如此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为汉家天下,打出了上百年的和平,使得百姓得以安生。而隋炀帝,建运河,各项费用,尽管京杭大运河成就千年美名,现在还是在漕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时,明显超出国家,百姓承受能力,使得民不聊生,所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武帝和隋炀帝,同样是有抱负的君王,同样为了国土安全和开疆扩土而倾举国之力,但为何结局会有所不同?为何汉武帝成了千古一帝,而隋炀帝不仅成了昏暴之君,最后更是导致身死国灭呢?
首先,我们不说别的,先来看看两者的基础——刚继位时的国力、底子如何。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得出二者的底子不一样:汉武帝刘彻接手的是一个长达将近七十年修养生息的国家,经过了文景之治,老百姓生活良好,安居乐业,国库的财政也很充实,社会一片繁荣的景象,并且孕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隋炀帝方面,他所接手的隋朝情况也挺好,父亲隋文帝的努力拼搏,给他留下了一个较好的家业。可是相比于汉武帝来说也还是差了些。建国一二十年的隋朝,还没完全从魏晋南北朝的战乱纷争中恢复过来。所以,从底子上看,汉武帝的底子就要比隋炀帝好。
其次,汉武帝和隋炀帝两者治理国家的能力不一样,双方对于国家的驾驭能力、判断走向不一样。经过了文景之治,经过了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发展兴旺,此时国内方面已经是达到了不错的社会环境。此时对于汉朝来说,边疆问题已经成为了主要问题,把边疆问题解决好,才能使国家发展得更好。况且,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开疆拓土也是把大汉朝整个国家的人民凝结起来的有效方式。而隋炀帝方面,隋炀帝杨广虽然胸怀大志,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他这也搞、那也搞。修建千里大运河,已经造成民不聊生、许多人家破人亡,人民群众苦不堪言。反王的势力不断壮大,在镇压地方势力的同时还硬要开疆扩土,这国家哪里能承受得住呢?并且,汉朝方面在开疆扩土方面有着赫赫有名的“帝国双壁”——卫青、霍去病,隋炀帝方面没有骁勇善战的将领,这一点也是二者较大的差别。
再者,汉武帝刘彻能够做到把握全局、张弛有度。经过了连年征战,匈奴方面遭到了重创,但汉朝也深受其害,国库空虚,社会出现了动荡不安的景象,百姓民不聊生。这些方面,汉武帝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也对大臣说想在有生之年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然后尽快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并且在晚年的时候,汉武帝颁布了轮台罪己诏,承认自己所做的错事。之后也及时调整了国家政策,休养生息。隋炀帝呢?三征高句丽,劳民伤财,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地消耗国力,关键还失败了。这不仅使国力大减,也丧失了民心,还没有及时调整政策,没有实行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的新政。你说,单从这样来看,谁的结果会更好一些呢?
上一篇:早上起来就喝茶对胃好不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