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进行碎片化学习?
时间,碎片,自己的怎样进行碎片化学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很多人的时间都已碎片化,那么利用碎片化的的时间学习就成为了当务之急,现在有很多学习APP提供了这种方便,能读书、学习知识课程,只需您将看无聊小视频的时间转移到知识上来即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总感觉时间不够,每天慌慌张张,努力学习,但发现最后没什么提高。
以下这个方法是我用了两年时间,不断改进和优化的「 碎片化学习法」。文章稍微有点长,但是请耐心看完,因为它可能是一把改变你人生的钥匙。
我会按照:1个原则、2个维度、3个层面,来整体介绍一下「 碎片化学习法」。
一、1个原则
你有没有发现:
手机里的各种App通知提醒,明知道它们会打扰我们,就是不舍得关掉? 无论上班还是在开会,时不时总想瞄一眼手机? 早上起来还没睁开眼,就开始找手机? 晚上睡觉前,一定是巴拉巴拉一遍手机里各种通知消息?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成了信息的“奴隶”,变得越来越焦虑。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害怕错过”的心理,我们害怕错过大消息、大事件。
比如一个投资的消息,好像我们错过了,就损失了几个亿。
再比如某个明星出轨的消息,我们没有第一时间知道,就错过了饭桌上的谈资。
我们害怕比别人知道的少;
我们害怕没有跟上热点新闻;
我们害怕错过赚一个亿的消息。
媒体也在不停地渲染,把某些事情放大到极致,莫名的刺激你的害怕心理。
「 碎片化学习法」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摈弃害怕错过的心理。
主动掌控信息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做信息的“奴隶”。
错过信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专注的深度学习,一直在简单刺激的状态下浅度学习。
二、2个维度
碎片化时代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时间碎片化,另一个是信息碎片化。
关于时间碎片化,我们的时间被拆分成许多碎片时间,坐地铁啦、工作间隙啦,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可以利用上。
我们无法长时间专注,即使有大块时间的情况下,也会被手机的通知搅和的细碎。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去拼接碎片知识,去构造一个整体性知识。
比如,你想写一篇《碎片化时代,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文章。
可以把文章拆分成5个部分:构造大纲、开头引言、信息地图、论证架构、结尾高潮。
然后分别用坐地铁的时间、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甚至开会的时间,去构思创作。
最后,晚上回到家里,把所有知识块拼接到一起,就成了一篇文章。
关于信息碎片化,我们获取到的知识可能是一段书评、一段热文,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提醒。
但我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看待问题的角度。
这是信息就像积木块一样,我们想要搭建「 知识城堡」,可以通知有意识的收集相关信息,对于无用信息果断舍弃。
一提到碎片化,有些人就会认为这是个贬义词,碎片化意味着啥也干不了,啥也干不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关键在于怎样里利用时间。
比如你是一个害怕吵闹的人,如果周围环境太吵,就无法静下心来的阅读,那地铁的时间就不适合构思创作,你可以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
最最最重要的,还是有意识的舍弃无效信息,有意识的安排时间。
用碎片化时间,整理碎片化信息块,最后利用大块时间“搭积木”。
三、3个层面
大脑的信息处理有3个层面:接收、整理和输出。
首先,有意识的「 选择接收信息」,这时候要用到1个原则(摈弃害怕错过心理)。
关闭手机上所有App通知消息。等你真正发现有的消息错过后,确实会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在去开启。
卸载上瘾App。如果你觉得某个App使用时间过长,已经毒害你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时间,那就果断卸载。等你在用的时候在装回来,反复折腾几次之后,瘾就会小了很多。
取关无用公众号。同种类型的公众号关注过多,每种只留下1、2个即可。
利用豆瓣书评选书。
豆瓣评分: 8.0(至少200个评分),相关书评很多,可以先读书评筛选一下。
出版社:人民邮电、人民大学、湛卢等
实战作者: 比如管理学是德鲁克,心理学的津巴多。(有实战经验,不是纯写作者)
版次: 版次越多越好
优先使用电子书资源站。不喜欢的书,就一个字不要读,买来也是浪费。先下载电子版阅读目录和开头,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菜。
使用听书App过滤书里的知识。从电子书中我们看了目标和前言,但也不能确定这是一本适合你的书。这时候我们可以用「 碎片时间」,使用听书App,比如得到、喜马拉雅,先过滤一遍书中的精华内容。如果确定是你的菜,然后再买纸质书或者精度电子书。不是你的菜,果断放弃。
搭建人工智能知识库。今日头条的信息量最大,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搭建相关领域的知识库。
第一步,取消所有和你无关的订阅号
第二步,关注所有和你领域相关的订阅号
第三步,将所有非目标内容点击不感兴趣
第四步,阅读目标内容并有互动
第五步,循环第三步、第四步,训练今日头条
其次,对信息进行「 归纳整理」,搭建知识体系。琐碎的信息成不了体系,不能成体系就容易忘记。
我喜欢用印象笔记做归纳和整理,将它们全部聚合在同一个位置,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
存储笔记有一个关键原则:如果有就一定在那个位置,不在那个位置就是没有。
假设,你存储了一篇文章或者碎片信息,到笔记里找了半天还没找到,那记录笔记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该如何归纳整理呢?
1)事先在印象笔记中新建一个笔记本,叫做「 待整理」,用来收集未经整理过的信息;
2)用微信绑定印象笔记,遇到有价值的文章,快速收藏到印象笔记。
3)遇到有价值的信息,新建一条笔记,标题作为文章关键词,并添加网址来源。标题前添加标签信息,这里很关键,有妙用。比如「学习能力」碎片时代,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前边的「学习能力」是一个标签,后边是标题。我使用的印象笔记双标签法。
4)在「标签」处打上搜索关键词,如「学习能力」、「时间管理」,便于检索。
这样信息就被完整的收纳进来了。
其他场景,比如收到新邮件、想法、会议记录等等,方法是一样滴。都是复制、新建笔记、粘贴、加标签,完成。
上一篇:孩子有多动症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