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进行碎片化学习?
时间,碎片,自己的怎样进行碎片化学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刷牙、洗脸和吃早饭时。这个时候手太忙,而耳朵是闲着的,可以播放音频内容,磨耳朵和背诵都很好,如果你是学生,英语听力就非常适合。
等候和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这些时间相对还是比较充裕的,手可以参与了,准备的学习内容基本上都可以用得上,多数时候还可以做些笔记或演算。
如果你是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也是可以利用的。15分钟休息,其中5分钟是可以利用的。这些非常短的时间,我认为只适用于巩固性背诵,快速浏览是我学生时期常用的方式。不妨一试。
如果你是工薪一族,则可以利用在办事等待的时间。
饭前一般都有一点点等待时间,但是饭后就真的不建议了。
睡前的时间,也是可以进行适当利用的,但是最好不要是新知识。
以上是我常用的碎片化时间,各人生活和作息情况不尽相同,仅供参考。
但是有一点,如果明确安排为休息的时间,就不要再把它碎片化了,尽情去休息吧,因为那是一整块时间,不要因为是休息,就错判为碎片了。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比较适合碎片化学习
我经常采用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有:
快速浏览。特点就是快,一瞥而过。很多海量的内容,需要偶尔见见面,这个非常有效果,又不占用大块的学习时间。
巩固性背诵。已经背诵过的知识,仅作巩固用,不背新内容。
练习题。一道题目就是独立的单元,关键是你走着路的时候都还可以延续你的学习,灵活性非常强。
听音频。耳机一塞,可以听背诵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读书APP获得知识。
碎片化就是碎片化,不要加重负担,最后被迫放弃,所以简单有效是原则,最好在准备学习内容时下点功夫进行筛选。
碎片化学习可以让你更优秀,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你将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以上是我的意见,欢迎大家讨论,共同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两个:
一是我们成人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
这方面谈的人已经很多了,这里就不说了。
二是家长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习?
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的比较少。
我觉得,碎片化时间利用的好,可促成孩子与家长共同进步。
1、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
孩子平时上学,周末甚至都出去补课。所以,碎片化时间是亲子互动的主要载体。
这些碎片化时间主要有:早餐和晚餐时间、接送孩子上学时间、走亲访友时间,还有孩子晚上临睡前。
2、碎片化时间要系统化运用。
碎片化的时间,家长有意识、有计划地用好,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我是在孩子上小学四五年级以后才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主要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她交流世界大事。这些事情,她比较有兴趣,因为她知道了以后,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作为“显摆”的资本。
交流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告诉她一个事实,而是深挖事情背后的逻辑,从而提升孩子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给孩子灌输的理念是:高手可以从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看到席卷世界的风暴即将到来;可以从一滴水看到整个宇宙。
例如:现在,我可能就会围绕中美贸易战、美朝关系来谈。这仅仅是假设,现在,我孩子已经在国外上大学了,在她小学时,我是和她谈当时发生的事情。
如果谈中美贸易战,我会基本按照下面的“套路”交流。
一是说正在发生的大事。如中国和美国的高级官员正在举行的关于贸易争端的磋商进展。
二是重点谈各方观点。如中美贸易战中的各方观点,而不仅是我方观点,更要包括对方观点,特别是第三方观点。
三是讨论各方观点的产生原因。如为什么现在中国坚持提倡贸易全球化,而美国反其道而行。
四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包括孩子自己的观点和家长的观点。
要落实好上面的“套路”,家长提前“备课”必不可少。我从事的职业与国际政治无关,也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我都在交流之前,多看一些资料,尽量深入了解一件事情的背景,而不是信口开河。
类似的一个系统问题的交流,不是一次几分钟就能够完成的。可以从早餐开始,到上学路上、放学路上、晚餐时间一直讨论下去,甚至第二天再继续讨论。如果同样的事件,又有新的变化,可以再继续谈。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让孩子参与讨论、预测。如果一个世界大事,最后发展的方向与她本来预测的一样,孩子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这样系统化地、有准备地利用孩子碎片化的时间,家长就不用问“作业好了没有”这样无趣的问题了,更不会经常性出现“声讨”孩子的恐怖时间。
上面说的是只有孩子与家长参与的碎片化时间。其实,有时还会有第三方参与,充分利用好,会产生更好效果。如,与爷爷奶奶、亲友等一起聚会。
孩子参与的聚会,我一般都会提前“备课”。以我与几个同学家庭的聚会为例。
一是聚会“制度化”。如,我们约定都是在暑期和寒假各聚一次,这样有仪式感。10年甚至20年下来,大家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成长的感受就特别强烈。
二是环境要好。这不是说要讲究排场,而是充分利用环境去影响孩子。孩子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还是在凌乱吵杂的地方,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很大区别。
三是要围绕几个问题大家一起交流。
我们正常的程序是:每个人包括孩子和大人,讲一下半年来的收获和感受。每个人要讲出自己的一二三四点的“收获”,自己的不足和困惑等可作为“感受”。针对一个人的困惑,其他人再一起提出建议。每个人的时间,大人限定3分钟、孩子限定3至5分钟,这样就有更多时间用于互动讨论。
四是家长可以对孩子的一些重要事项提前“串联”。
有一些问题,家长与孩子个别沟通并不能见效,如早恋、玩游戏、专业选择等。如果利用多人的“民主生活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可以把孩子的问题提前私下沟通,并讨论观点。然后,在聚会时,可以引导大家一起来讨论孩子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帮助孩子解决一个问题,更主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碰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向他人求助,自己碰到的所有问题都会有解决之道。
总之,家长要利用好孩子的碎片化时间,重点是家长要做有心人,要做好功课。另外,家长还要善于“借力”,就是利用“亲友团”的力量。
上一篇:孩子有多动症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