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豆子,立春,俗语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啥意思呢?有没有道理?
这是流传民间的俗语之一,在民间不少老年人常常认为没有立春的农历年份是寡年,不适合结婚。而双春年则是难得的好年景,最适合嫁聚生子等。
也有一年两个立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的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多少有点道理,年景不好欠收,物以稀为贵,肯定贵如金了。这种长期气象关系,但谁也说不谁。但俗语只是劳动人民长期总结的经验,有时候真的有点准。
你们那里怎么说,请参加一起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思是说农历一年内有两个春,豆子就不会有好的收成,贵重的好比金子。这是农彦传说,没什么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指的是一年有两个立春,还有一个说法,是一年两头春,饿坏老农民。这两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的话,农民会挨饿,豆子会变得金贵,真正的原因是,有两个立春的春天会长,那么庄稼收货的时间就会推迟,农民的粮食会不够吃。
我们那里还有很多谚语,比如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意思是到六九刚开始的时候,差不多就是立春了,这个时候春耕就开始了,天天到处都是牛在耕地。谷雨前后,。种点瓜豆。这句俗语是告诉农民,在谷雨的时候,温度适宜,非常适合种植瓜豆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啥意思呢?有没有道理?
2017年,丁酉年,正月初七立春,12月19立春,一年两个春。下一个一年两春,2020年,庚子年,正月11日立春,12月22日立春,一年两个春。
为什么能出现一年两个春?这就要从历法说起,公历,也就是我们说的阳历,他没有一年打两春的现象。因为我国24节气,同公功的十二个月相符合。
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公历,每月两个节气是没有多大变化的。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年12个月,而农历的24节气,每个节气15天,正符合了12个月。
农历是以朔望月,一年12个朔望月,而朔望月和回归年不相符合。所以用五年两个闰月,同大月,小月平均符合了回归年。这样就有了,一年两个立春的现象。
那么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的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儿?我国以前的农民,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很快就会同生活扯到一起了,正常情况都是一年一个立春,怎么会出现一年两个立春呢,就因为一年出现两个立春,人们就扯出了一些俗语。
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一年打两春,带毛的贵如金。
这种情况有两个说法,有的说打俩春的年成好,大丰收。有的说打俩春的年成不好,豆子为什么要贵如金,因为歉收所以才贵。为什么带毛的贵如金? 因为六畜要有瘟疫,等等。
实际这是一种正常历法规律,与年成好坏没有什么关系。
2020年又是两个春,你们看看,与年景的好坏有没有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认为这个俗语是和“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是出自同一个地方的吧,我觉得这些俗语是从古至今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真正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认真的辨别和接受,从而更好的服务我们今天的生活,您说对吧?那么,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下面,咱们就一起看看吧。1.俗语的意思:
我认为,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根据大自然的规律总结出来的,用我们现在科学的依据解释,我觉得是这样的道理——一年两个春,就是24节气中的立春,年有闰年,所有也有的时候,一年是有两个立春节气的,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觉得,立春之后,天气会变暖,两个立春,那么暖和的天气,肯定会让土壤中的害虫提前结束冬眠,醒来“祸害”农作物,尤其是大黄豆,所以温暖的天气之后,黄豆的产量会很低,价格就会升高,贵如金了。
这里和我们开头说的另一个俗语“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是一个道理,大家觉得呢?
2.俗语有道理吗?
别的俗语我是不清楚的,不过这句俗语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认证之后,我觉得还是有一部分的道理的,您说对吧!
上一篇:你是否被《流浪地球》感动到流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