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豆子,立春,俗语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于双春年的说法,民间认为是非常好的,寓意上不但代表了双喜临门,所以很多人也会选择在双春年结婚。
而最为让人们看重的“双春年”是一个好年景,不但风调雨顺,而且粮食会大丰收。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不理解了?为什么“双春年”粮食大丰收?豆子却贵了起来?而且还像黄金那么贵?
这也是当初我的疑问!仔细思索,发现确实是那么回事。
古往今来,农业一直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在以前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农业种植没有现在的科学支撑,所以关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甚至丰收产量大都看老天爷的脸色。
“双春年”风调雨顺、年景好了,古人肯定是选择种植相对于豆子来说,产量较高的作物来种植,比如小麦、玉米。
远了不说,就说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小麦和玉米产量也不是太高,平均四五百斤可能就算多的了,因为几十年前,化肥都没有普遍使用,最多的是使用土杂肥(家畜粪便),而且还不能保证均匀使用。
由于养分达不到,所以种植的密度没有现在的大,从而直接影响产量问题。豆子就更不用提了,来到现在有了一切科学技术的支撑,平均亩产也就在四五百斤。
说到这,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古代豆子的产量。
豆子的产量低,赶到“双春年”这么一个好年景,古人肯定不会选择种植了。
物以稀为贵,没有的东西自然就贵了,等到来年你看涨价不涨价。
这句农村俗语在古代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一是古人优先选择主粮种植,而作为杂粮的豆子自然不受“待见”了。二是因为豆子虽然不是主粮,但却自古至今人们离不了它,豆制品,豆油,都来自豆子的产出。
所以虽然贵,但贵如金,却也言过其实了。
再说几句题外话:现在每年我国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豆子,而且进口量居世界首位。
今年牛年开始,美国的豆子价格上涨连续创下记录,这也影响了我的进口情况,所以近期我国的豆子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啊。
朋友们:难道美国人也听说了我们这句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不种豆子,改种玉米了?但是今年这两种作物价格都不错啊!
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华北何以种两叉作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两头春,饿坏老农民”。“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俗语的意思是,如果一年有两个春的话,农民会挨饿,豆子会变得昂贵,真实原因是两个立春的春天会比较长,庄家收获的时间就会推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头春,雨水金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57条/2页上一篇:你是否被《流浪地球》感动到流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