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豆子,立春,俗语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打两春的意思为在农历一年之内有两个“立春”节气日。比如去年的庚子鼠年因为多出个农历闰四月,所以就是两次立春。第一次出现在2020年2月4日,庚子鼠年正月十一;第二次立春出现在2021年2月3日,庚子鼠年的腊月二十二。
“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说的是一年中如果出现两个立春,那么这一年将不会风调雨顺,会有多种水旱自然灾害降临,种植的庄稼收成会有所减产,粮食作物就会涨价,所以有了“豆子贵如金”的说法。不过这种说法也并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与此更是毫无关联。
另有一种俗语称“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意思是这一年的冬季将会格外的冷,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冬季需要皮衣御寒保暖,但是由于冬天寒冷,很多动物及家畜都被冻死了,所以畜禽及肉类和皮张的价格就会很贵。当然这种说法放在今天,也没有太多的依据,仍待气象部分的进一步观察和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才能定论。
双春年结婚的民间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非常适合婚嫁,双春年有好事成双的含义,人们认为这样的年份里婚嫁是很吉利的。俗语有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
另一种说法是不适合婚姻嫁娶,理由是:双春年又称孤鸾年, “孤”指孤单,鸾是一种鸟类,一只形单影只的鸟。古人认为孤鸾是失偶的鸟,无法双宿双飞。所以,在古代,每逢孤鸾年就有僻娶的习俗,这个习俗在部分地区流传至今。并在一些地方的农村这个习俗依然保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起来农村俗语也各有不同。我们这里的俗语是,一年打两春,带毛的贵如金。总的意思就是,这里指的是农历。如果一年有两次立春节日的话,带毛的像,牛、羊、猪等,价格会很高,包括牛肉、羊肉、猪肉等,都会不同于平常的年份那么便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月腊月两个春:
相信俗语是头昏!
尽看凡人来遭罪:
未见神仙救乾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你的说法与我们这里的说法有些不一样。我们这里的老人常说“一年两个春,带角的贵死金”。并非单指“豆子”单一作物。也许各地方,有各地方不同的俗话,在这个问题就设必要争执了。
单讲我们这里的俗语,在过去我很小的时侯,老人就常说,“一个两个春,带豆的贵死金”。“月亮一张犁,拿钱无处籴”。“月亮仰哇,粮食挺价”“收花不收花,单看正月二十八(单指棉花)\"。从古至今,一些俗话都说的很有道理,在从前的年代,不能说全灵,但也约占百分之七八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过一去的那个年代,社会,科技各方面都不发达,特别是在解放前,老农民种地,产量很低,自流灌溉很少,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浇不上水,靠天吃饭。那时候的人比现在穷的沒法形容。老百姓只能老天爷的脸色行事,毫无办法。大自然是多变的,气候也是不以人的意思而变化的。就算对科技进步的今天,也无法破解大自然界的奥秘。科学家推测也只能预测,比如下雨,气象台预报今天是睛天,却到了夜间“电闪雷鸣”下起雨来了,这是局部现。
现在在转回“一年两个春”的话题,一年两春,不一定多少年赶一次,只要赶上你注意观察,不光是“大豆”,也许“大豆”丰产那。你要看别的,比如:带角的农作物当然是豆类。但是,非农作物的动物类,也有很多“带角”的种类,比如:牛,羊,猪等,有的网友可能会问,猪带“角”?因为猪蹄子也有角吗?不管什么动物只要带角的都属其类。单一的好预防,不单一的就不好预防。这是“天意\"。科学也束手无策。为什么?我讲一个现实,我邻居有一个“盲人”(看不见),他会推算比较灵,每年收什么?他算的准,比如说“大豆”今年收不收,有时候我就去问问他,他说“立夏”这一天的“五行”是什么?(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如果“立夏”这一天是“火\",就收“豆子”,是水就不收“豆子”。为什么?因为“火”不生虫,“水”能生虫。嗨,你别不信。俗话说:“谷上垛,麦上仓,豆子扛在肩旁上”,这才算收。为什么?话越拽越长,不能偏离主题,以后再细讲,这都是科技之谜。豆子这种作物很邪,别处不说,只说我们这里,大豆熟了,割了晒干算不算收?不算。为什么?因为豆子不同其他作物,割了晒干垛好不行,它生红虫,几天就把“大豆”吃成马牙。只有打出来,收到袋里才算收。好了,大家时间宝贵,说明就行了。别耽误大家发财。有不同意见,谢谢反馈,评论!关注。
上一篇:你是否被《流浪地球》感动到流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