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豆子,立春,俗语俗语“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你的说法与我们这里的说法有些不一样。我们这里的老人常说“一年两个春,带角的贵死金”。并非单指“豆子”单一作物。也许各地方,有各地方不同的俗话,在这个问题就设必要争执了。
单讲我们这里的俗语,在过去我很小的时侯,老人就常说,“一个两个春,带豆的贵死金”。“月亮一张犁,拿钱无处籴”。“月亮仰哇,粮食挺价”“收花不收花,单看正月二十八(单指棉花)"。从古至今,一些俗话都说的很有道理,在从前的年代,不能说全灵,但也约占百分之七八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过一去的那个年代,社会,科技各方面都不发达,特别是在解放前,老农民种地,产量很低,自流灌溉很少,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浇不上水,靠天吃饭。那时候的人比现在穷的沒法形容。老百姓只能老天爷的脸色行事,毫无办法。大自然是多变的,气候也是不以人的意思而变化的。就算对科技进步的今天,也无法破解大自然界的奥秘。科学家推测也只能预测,比如下雨,气象台预报今天是睛天,却到了夜间“电闪雷鸣”下起雨来了,这是局部现。
现在在转回“一年两个春”的话题,一年两春,不一定多少年赶一次,只要赶上你注意观察,不光是“大豆”,也许“大豆”丰产那。你要看别的,比如:带角的农作物当然是豆类。但是,非农作物的动物类,也有很多“带角”的种类,比如:牛,羊,猪等,有的网友可能会问,猪带“角”?因为猪蹄子也有角吗?不管什么动物只要带角的都属其类。单一的好预防,不单一的就不好预防。这是“天意"。科学也束手无策。为什么?我讲一个现实,我邻居有一个“盲人”(看不见),他会推算比较灵,每年收什么?他算的准,比如说“大豆”今年收不收,有时候我就去问问他,他说“立夏”这一天的“五行”是什么?(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如果“立夏”这一天是“火",就收“豆子”,是水就不收“豆子”。为什么?因为“火”不生虫,“水”能生虫。嗨,你别不信。俗话说:“谷上垛,麦上仓,豆子扛在肩旁上”,这才算收。为什么?话越拽越长,不能偏离主题,以后再细讲,这都是科技之谜。豆子这种作物很邪,别处不说,只说我们这里,大豆熟了,割了晒干算不算收?不算。为什么?因为豆子不同其他作物,割了晒干垛好不行,它生红虫,几天就把“大豆”吃成马牙。只有打出来,收到袋里才算收。好了,大家时间宝贵,说明就行了。别耽误大家发财。有不同意见,谢谢反馈,评论!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一年打两春。
农历,有无春年。就有双春年。
为了节气与农事活动相适,产生了润月,,,
豆子贵如金。
当时,全凭天吃饭。或旱,或涝,或虫害,,
发生红蜘蛛害虫,不知是虫。只说火龙了,,,
花期干旱,授粉没授好,叫龙角了,,,,
发生粘虫,只能人工捕捉,,,
蝗灾时,,,,,
物以稀为贵,当时产量极低,又害怕颗粒无收。所以,很多农谚,,,
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这句农村俗语意思是说,有些年份闰月有两个立春,春天来得早,气温回升快,民间就有了“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两春夹一冬,薄被也过冬。”这样的俗语。
因为气温回升快,冬天也就变成了暖冬,这对来年的庄稼就不是好事,由于没有经过冬杀,田地里的害虫就会很多,过去靠天吃饭,像这样的年份农作物必定减产欠收,所以就有了“豆子贵如金”的说法。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处理都有丰富的经验和办法,靠天吃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不过这句话在过去还是很有道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俗语是关乎两个问题!
一年打两春(一年两个春天)
为什么一年会有两个春天呢?因为我们中国人计算时间是一个阳历,一个农历,当农历有闰月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年有两春。
2017年就有两春,2017年1月28是春节,2018年2月16是春节,大年三十那天是立春,但是按照农历计算,这一天是属于2018年的立春,就有两个春天了,导致2019年没有立春。
豆子贵如金(物以稀为贵)
因为闰年有两个立春,比正常的一年多了一个月的时间,冬天就会长一些,天气气候和节气不能同步,导致庄稼欠收,产能降低,这里的豆子是庄稼的比喻词,庄稼收成变少了,价格也就上涨了很多,毕竟物以稀为贵嘛,这就是为什么豆子会贵如金。
俗语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前的时候农业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农民伯伯为了庄稼有更好的收成,就会以很多贴近生活的俗语来记录天气气象,作为农业生产的参考,例如\"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之类的有很多。
现在我国的农业技术已经很强了,农业的产能有了保障,还可以做反季节的农产品,比如冬天可以吃到夏天的西瓜,所以以前的农业气象谚语就慢慢的很少提起,只是老一辈的人会偶尔说上那么一两句,这是人类征服地球的进步,也是先辈为我们后辈拼下来的福气!
大家可以多记一些俗语谚语,有时候生活中还是比较受用的,那么,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农业气象的谚语呢?
上一篇:你是否被《流浪地球》感动到流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