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在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统治中,历朝历代还是没能跳出兴亡周期率?
儒家,儒家思想,王朝为什么在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统治中,历朝历代还是没能跳出兴亡周期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
孔子的所谓“仁爱”建立在各阶层各司其职,永不逾越的基础之上,这与战国熙熙攘攘追逐名利的“士”阶层在根本上是抵触的,而后世儒学则建立在“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利益诉求之上,儒家通过对于其他学派的排斥进而建立于皇权的利益联盟关系,从而实现一个阶层(士大夫)对于政权的垄断。
居摄三年,王莽奏请太后,称得“铜符帛图”,并借此“请共事神祇宗庙,奏言太皇太后、孝平皇后,皆称假皇帝。”该奏中请“以居摄三年为初始元年,漏刻以百二十为度,用应天命。”奏可。--班固《后汉书.王莽传上》
按照儒家思想进行社会改革始见于王莽,儒家士大夫促成了王莽的篡位,致使西汉的政治文化危机得到暂时的缓解,由于没有经历过社会动荡,新朝全盘接收了土地兼并和蓄奴成风的现状。
具体改革上过于崇拜周公的《礼记》,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
王朝的新朝未能替儒家正名,反而当了西汉的接盘侠。
那么儒家在实操中证明了自己不能单干,那为何能在思想界独占鳌头两千年呢?
夫太学者,礼义之宫,教化所由兴也。陛下尊敬先圣,垂意古典,宫室未饰,干戈未休,而先建太学,造立横合,比日车驾亲临观飨,将以弘时雍之化,显勉进之功也。--《后汉书.朱浮传》
在官家层面,儒家不过是管控思想的工具,儒家思想而皇权合法性的社会理论基础,而统治的内核永远是“外儒内法”,没有法家的制度保障,一味的“仁爱”只意味着对各个阶层的纵容。
于民众而言,儒家的“仁爱”离他们太远,远不如一日三餐重要,听夫子鬼扯什么禅让不如围观大官被杀头有兴趣。也许,法家偶尔实行的“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会让他们内心感觉到一丝丝平衡吧。
总之,“儒家思想统治”和“兴亡周期率”是两个几乎没有关联的概念,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悠悠兴亡天下事,几多感慨?能够左右兴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何打破周期律,这是一个笔者不敢深入思考的问题呢。
我是专注于别具一格的文史的凉州七里,也可能是全头条当下粉丝最少的黄V,请多多交流,不吝赐教,评论区已经不远了。总之烦请点个赞先,要不再帮我加一个关注吧,反正都已经看到这里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封建历史悠长,也许和汉民族的人种有关,也许和亚洲人种有关。人类是杂食动物,即食肉又食草。自然界食肉动物相对比较凶猛,食草动物相对比较柔善,人类集中了动物的各种属性,区域的种群在大同中各有差异。中国人的软柔,忍让,带有食草动物的特性,在高压下,只有逃避,没有反抗,死到临头,保持的只是一种气节,一种无畏,而不是你死我活。几千年的帝王时代,把经过改良的孔孟之道灌输到大众头脑,用一种软暴力控制人们思想,禁锢人们思想,使亚洲人种的这种温良性格更加重化,所以一种专制独裁高压霸权的形式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在时间的长河里,王朝的兴亡就像人的生命总有走到尽头的一天!
遥远的华夏,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战,但是为了巩固这天下,秦始皇只恨老天给他的时间太短,他还没有彻底的让华夏各地的臣民屈服,就撒手人寰了,扶苏、蒙恬自杀,胡亥继位,赵高独享天下,可惜了了几年就大厦将倾,秦王朝的覆灭也给了刘邦一个深刻的教训,子孙后代教育性的重要,以及托孤大臣的重要,于是就有了刘邦临死之前与自己的大臣订的刘氏江山必须刘姓人作天下,家天下的思想自古老的夏就开启,自然影响深厚,于是到了汉武帝刘彻,又看重了儒家的忠君思想,于是就开启了尊儒的封建王朝,但是俗话说子孙后代良莠不齐,人五个手指也不一样长,有明君,自然也有昏君,在时间的长河里,那个皇帝不向往长生,但是毕竟生命也是有尽头的,随着皇帝的更替,朝政的走向自然也发生了偏离,古人常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旦巍巍皇权不在向着百姓、向着世族,你就会被推翻,王莽想要改革,想要让汉这个王朝文明更进一步,最终在那个认知年代有限下,也失败了,同时战乱纷纷,西汉灭亡,又进入了东汉,开国皇帝自然是文治武功,但奈何在生老病死下,抵不了儿孙的昏庸,时间的长河里,东汉又山河破碎,进入了三国时代……
在时间的长河里,封建的王朝都逃不过那兴亡的周期律,也向我们证明了家天下思想是不行的,为一家服务,总有败亡的一天,为人民服务,才是最正确的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个问题,老子在《道德经》里回答的再明白不过了。有与无是相互生成的。我们所刻意求的德,恰恰是社会缺失的德。越觉得儒文化重要,越说明这个时期社会道德的低下。
当生产力发到\"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的时代时,也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时,即宣告周期定率的终结。被,或依存、或主宰、或附庸代替。
上一篇:你对中科大博士生之死有何联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