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北方的一些地方没有宗族祠堂,这是为什么呢?
祠堂,宗族,都是北方的一些地方没有宗族祠堂,这是为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方很少有一个大家族聚在一起的 都是各地迁移的 比较乱 很难形成大家族 建个祠堂也没有人 就像我们村要说建祠堂 可能要一家建一个了 不现实 所以把精力就都放在在世的老人身上 多孝敬老人就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江以北地区历史上经常长时间被外族占领统治。祠堂等文化是汉语人凝聚力的基本源泉。所以就被少数民族统治者重点禁止。南方相对于北方,被少数民族统治时间少得多,每次中原王朝避难,都往南方跑。南方山地多,适合和敌人周旋。南方的历史底蕴比北方深厚。这是无可辨别的事实。南方各省人抱团精神高于北方。抗战时期,大型的战役都在南方进行。例如,湖南、江西、四川、广西人揍日本人态度最坚决,牺牲也最多。还有元朝打四川,四川人血性冲天!一个钓鱼城让蒙古人打了三四十年才拿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祠堂民俗,在我国古已有之,就拿广东陈家祠来说吧。
一部岭南祠堂文化极简史,道出多少广东人的百年骄傲
陈家祠 BY 青松
- 文化祠堂 -
我们要是都不保留自己的文化
要等谁来替我们保留?
——林玉裳(世界首个获联合国大奖的潮汕祠堂修缮者)
“太公喊你分猪肉啦~”,每当这个声音一响起,多半是整个村子到祠堂聚会的时间又到了。
通常春秋二祭(或冬祭)后,在广府一带的祠堂前,会由族长或村内德高望重之人将猪肉分给各家各户,表示福荫及庇护已由祖先带到各家。
分猪肉是村中的大事,即使已搬离围村的男丁,也会尽可能回村参与。
太公分猪肉 BY 网络
宗族里的大多数人已经说不清,这件约定俗成的「分猪肉」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就好像问起他们为什么对宗族祠堂里的事情如此重视时,他们都会有类似的回答:「没有为什么,这是我们的根」。
仿佛祠堂文化已深入进每一个岭南宗族人的骨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
岭南祠堂发展史
祠堂是在祭祀这一功能上诞生的名词。自周代开始,在《礼记·祭法》中就已经对宗庙制有着复杂而又严格的规定。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在它诞生之初便是身份阶层的象征,只有帝王与官僚们才有资格进行宗族上的祭祀。
虽然在宋初,为了新政权的巩固与稳定,朱熹、张载等人提出重建宗族制度的设想。然而,对于岭南地区来说,祠堂真正意义上的被大规模建立,是在明代以后。
朱熹《家礼》书影 BY 网络
明洪武年间,中原政权逐渐放宽了民间建立祠堂的身份和建制。于是,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学而优则仕”的岭南人开始对政治地位有所涉猎。
到明中晚期,随着嘉靖年间“大礼议”的推恩令为契机,以繁荣的商贸经济为充裕基础,以宗族制度建设不断推动为内在动因,从而引发了岭南祠堂建造的第一次高峰期:
沥滘村卫氏大宗祠BY 百西村头
佛山下柏大宗祠 BY 广东黄汉光
东莞麻涌莫氏祠堂 BY 美丽麻涌
然而,这样的热潮并没有持续多久。明清政权交替之际,政权更迭、民不聊生,清初的“迁海令”更是让背山向海而生的岭南经济受到重创,祠堂兴建陷入低谷。
只是,历史总相似。在康熙中叶时局稳定之后,对于重整宗族的需求又开始被提到台面上。清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怀柔政策来安抚百姓,整合地方社会,因此,宗祠或大宗祠的兴建成为清早期数量不多的祠堂中的主要形式:
蓬江良溪罗氏宗祠 BY 夜的精灵
顺德北滘杨氏大宗祠 BY 辉ge的春天
到清中期,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但广东却因此而获利,经济迅速繁荣,积累了大量的宗族财产,迎来修建祠堂的第二个高峰期:
花都炭步镇塱头村祠堂 BY 女影
番禺大岭村陈氏大宗祠BY 古建中国
社会越是动荡,就越制约着岭南祠堂的兴建。在民国年代、抗战时期,新的祠堂鲜有被建,而过去建造的祠堂往往成了特定的抗战和救济场所,肩负着国家独立的每一个小部分。
到了如今,祠堂已经逐渐褪去以祭祀先祖为主要活动的外衣,它变成了宗族活动中心,民俗节日、婚丧嫁娶、村内议事等,但凡对于宗族来说别有意义的活动,都会在祠堂里举行:
佛山平地黄氏大宗祠冬祭 BY 北京时间
而由于“明孝道、敦教化”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坚守,因此宗族祠堂也会被演化为文教娱乐中心,特别是祠堂中被当做重要的农家书屋和族谱修缮场所:
陈氏书院(陈家祠) BY 网络
//////////
岭南三大民系下的祠堂建制
虽然全国许多祠堂的主要功能大多一致,但是在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浸染下诞生出来的祠堂建制却略有不同。对于岭南地区的祠堂来说,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岭南地区有三大民系文化:广府、客家以及潮汕。他们都是随着北方移民而来,最后与古越族人相融而居。
北人南迁给岭南地区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早在汉时就被“独尊”的儒学思想。而岭南祠堂建制背后所蕴涵的“明孝道,敦教化”,正是儒家文化的产物。
在对于祠堂的主要功能和寓意上,岭南地区的三大民系不谋而合。它们都以祭祀先祖为祠堂的主要功能,并在建筑工艺的审美上,雕刻有寓意美好、幸福与吉祥的元素。
宝安江氏大宗祠蚝壳屋 BY 深圳新闻网
也在祠堂选址上,共同倾向于“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左右对称”这些绝佳风水的要求:
位于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的水东村是典型岭南祠堂的建制。水东村全村村民都以“程”为姓,始祖是开辟了“洛学”和“程朱理学”的北宋理学家“二程夫子”之一的程颢。
村中有多座祠堂,其中保存较完好的程氏大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水东村乃至云浮市最大的祖祠,占地1200平方米。整个宗祠为二进结构,高梁大柱,恢弘气势,石柱梁撑均有精雕细琢的花鸟神兽。
上一篇:都说苹果手机ID锁无法解开,但淘宝商家为何敢接单,还说解开机会很大?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