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的大学老师年纪也挺大了还是讲师?
讲师,职称,副教授为什么有的大学老师年纪也挺大了还是讲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职大专院校,很多很多人造假凑资料,腐败评审人员,折腾一番评上高级职称。踏实教学的人老老实实,只等待国家取消职称工资制度,并查处法办那很多很多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评上了高职称的人!查他们的评审资料和评审过程,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只要活着的就一插到底!还教育一片净土,给教师真正公平!不要让那些投机倒把的人再得意下去了!是报应的时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上半年,学校新公布了评职称条件,对很多老师来说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讲师好评,研究生毕业两三年后,考取教师资格证以后,就可以评讲师了,也不需要科研成果。
评副教授,教授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有两个:
1. 名额有限
很多学校每一年的副教授,教授名额有限,而且需要排队。排队需要有积分,每一年的教学量,科研分,课题级别,获奖等级等等,都成为晋级副教授或者教授的门槛。
2. 代价不低
评副教授或者教授,不管是评教学型还是科研型,都需要有高水平的论文。
工科专业还好,做实验,进行数据分析,就可以发表,而且核心的刊物比较多;而有的文科专业就不好办了,不容易有创新,而且有的期刊认专业认学校级别,不好发表。
还有,发表一篇核心论文,费用快顶几个月工资了,有的人不愿意投入这一点。
3. 个人追求不一样
评副教授教授,需要有科研产出,有的人喜欢教书育人,钻研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等,不愿意去做科研这一块。
我认为,教学相长。在积累经验时,把经验做成科研论文,或某一领域做深入的研究,分享给别人,让更多人能学习到,这种科研是教学的副产品,不失为一个提升自己的好办法。
大学老师里年纪大的,仍然是讲师,也不足为奇。每个人的职业目标不一样,就不用去猜测为什么了。
您觉得呢?欢迎留言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讲师评副教授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比如,得考过职称外语;得有级别是核心期刋、SCⅠ或及以上的数篇论文,或得有专著,或是课题主持人…… 加之每个专业或所在系,学院评聘名额的限制,职称评定竞争很激烈,这就导致了许多年龄较大的大学老师仍只有讲师的职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学院就存在这个问题,一大批的老讲师,而这些讲师基本上在毕业之前没有希望再晋升副教授。
我学院的教师大体可以根据年龄分几个层次:
1、60后教师大多是讲师
因为历史原因,60后教师大多是本科学历,在2007年之前还是比较容易评职称的,当时抓住机会的老师现在已经是副教授或者教授了。但是2007年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再有评上副教授的。
2、70后教师部分评了副教授
70后教师学历大多为硕士研究生,大约在2003年前后,因为学校发展需要,招聘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而他们入职后慢慢的达到职称晋升条件。所以说60后的老师和70后的老师相比,基本上没有竞争力。所以,从2007年之后,晋升职称的大多是70后,几乎没有60后。
3、80后教师大多为博士,竞争力强
2006年之后学校只招收博士,博士工作2年就可以晋升职称,所以,2008年之后在职称晋升上,80后博士占了很大的优势,导致了部分70后教师、几乎所有60教师基本上无缘副教授。
从我学院的职称晋升上可以看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博士入职,之前没有把握住机会的老教师几乎很难再有机会能够晋升副教授。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所以说现在很多老教师快退休了也仅仅是讲师职称,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职称评审制度,肯定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在职称制度改革之前,我们除了努力追赶别无他法。在职场上不相信眼泪,能够保证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的只有自己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类老师:1,不爱搞科研,只爱教学生,一心放在学生教学上,很少钻科研,所以就懒得去晋升职称;
2,没能力晋升,对教学的态度仅仅是不应付学生就好,既不想花心思在科研上,也不愿花大力气在研究更新自身教学方式上,重心放在家庭上;
3,有能力晋升或者没能力晋升,但归根结底是不想晋升。在学校有个职位,能够对其在外面搞其他事业有帮助,所以不在乎职称,也不太在乎学生的教学,当然这类教师相对来说占少数,管理严格的学校一般也会对这种现象严格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