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的大学老师年纪也挺大了还是讲师?
讲师,职称,副教授为什么有的大学老师年纪也挺大了还是讲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没有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2.学术成果还不够。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第三章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副教授必须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且发表过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者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教科书;或在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或在实验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较大的贡献。
因为年代、环境等原因,有些上了年纪的大学教师的外语(一般默认为英语)水平可能不是那么好,这也直接限制了他们的职称评定。
另外,因为以前高等人才比较少,一些教师可能一入校就是编制内职工,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被解雇,所以有些大学教师把心思都放在了讲课上,很少发表论文或者出版著作,所以也没有达到副教授的任职条件。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老师评职称也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很高。
第一,有些大学教师不具备晋副教授职称的硬性条件。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研究生是在某985大学毕业,毕业后在某海滨城市的大学任教。当年,研究生毕业还属于高学历,他一直很上进,在高校里做科研、搞课题研究、上课等,业务能力很强。但是那时候评职称领导权力很大,由于他太年轻,不会和领导搞好关系,所以他只是讲师。后来晋职称越来越透明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时候呢,他也越来越老了,能力也越来越弱。总之 年轻时,啥条件都具备,但是不会)与领导处好关系;现在啥都懂了,可是条件不够了。例如,现在学历上必须是博士,必须有什么样的课题,这些都是硬性要求。
第二,有些高校教师具备硬性条件,但是过于清高,对职称不屑一顾。
我另一个同学,在高校教法学,也是博士毕业,不喜欢搞课题研究,更不喜欢与领导搞好关系,所以一直还是讲师。
第三,有些高校教师,觉得晋职称还要弄课题,有些论文还弄虚作假,于是就放弃了,这些教师有的自己在校外还有自己的挣钱方式,有的收入不菲,他们通过另辟蹊径获得自我价值感。例如,我的同学做律师,同样挣很多钱,他们觉得有时间弄课题不如直接挣钱。
不管是否晋职称,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是认真的,也有一些教师由于进不上职称就瞎混,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所以还是希望教师职称方面改革,只有能够促进绝大多数人工作积极性的职称评定方式才是科学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你怎么看?请写在下面评论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老师中,年纪挺大的还是讲师的,有非常典型的一位“狼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晓琮。人称哈理工的“扫地僧”,又称“锅炉工”。
打开王晓琮老师的个人简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斗大的字:
讲师。
在一般人看来,“讲师”的这个身份,对这位14岁就考入北京大学少年班,18岁就考入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天才儿童+少年”而言,似乎是种侮辱。
但是王晓琮老师完全不在乎,天天该干嘛就干嘛。
他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穿着随便,吃饭随便,除了对学业很严谨外,干啥都随便。
整天邋里邋遢,脚上不是凉鞋就是黄胶鞋,甚至破了也照样穿。
甚至在食堂里吃饭时公开舔盘子。
据说此举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但是,他却是哈尔滨理工大学里“神一般的存在”
一个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作为国际上唯一的数学建模竞赛、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所主办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
在2019年,共有25370支队伍参加,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17个国家和地区。
王晓琮老师则是全黑龙江省中唯一的一位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评委。
他所指导的学生,基本上每次都能获得“国际一等奖”。
如果你打开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贴吧,通常你会看到很多类似的问题:
“请问一下谁有王晓琮老师的课表?我想去蹭他的课。”
>> 王晓琮老师教学还有两个特质:
1. 从来不打感情分,得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100人中有几十人不及格,并不少见。还有很多网友问,“59分挂了线性代数,你敢信?”然后就有人猜,“老师一定是王晓琮老师吧?”
2. 上课从来不带教材,无论多复杂的多少重的积分都直接口算,连你考试是不是作弊看一眼就知道。
今天
如今王晓琮老师所教过的学生中,很多都分别走上了领导岗位或者被评上了教授职称,只有他,还依然天天我行我素,嘴上沾着玉米粒风风火火地去上课,依然住在他的职工宿舍里。
有人要采访他,他对校领导说:“如果记者来采访,我就辞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来说这些老师只上课没有项目和论文,有的人是由于各种原因科研基础差或能力不强,有的人则是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干虚头巴脑的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