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临终前为何安排马岱杀魏延?
蜀汉,汉中,刘备诸葛亮临终前为何安排马岱杀魏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而,魏延虽坚持继续伐魏,却并无反心。他见杨仪等人撤兵,担心后主刘禅责备,也赶紧调兵回撤,并赶在杨仪等人之前,边撤边烧毁栈道。最终,杨仪大军赶来后,与魏延军队相持不下。
不过,魏延手下士卒深知自家主将理亏在先,加之看到双方势力悬殊,也不愿再为其卖命,于是很快溃散。此时,魏延只得急匆匆带着儿子和少数亲信逃亡汉中。魏延逃窜后,杨仪下令马岱追击魏延,并取回其首级。
关于马岱与魏延武艺高低,正史中并无记载。但可以可定的是,当时马岱率军追击魏延,在人数、气势上、均胜于魏延。且马岱本为西凉名将,骁勇善战自是不在话下,二人单打独斗,也未必就不及魏延。所以,最终魏延还是被马岱斩下了首级。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之死被演绎为马岱偷袭,是与正史存在较大出入的,并且多有渲染。事实上,魏延之死,是蜀军内部斗争的结果,其也并无反心。只可惜,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蜀军自然也是蒙受了巨大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岱武艺能否胜过魏延?谁也不知道。但是当时换成是别的武将带兵追击魏延,只要追得上,魏延都得完了。这是为何?第一,魏延情商不高,关系处的不好,蒋琬,董允,费祎,姜维,王平等等无一帮魏延的。第二,魏延违命,不得人心,部下都知道魏延不对,不肯用命。第三,王平一喊:“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要造反?”结果,魏延部曲离散。第四,魏延是带个儿子数人逃往汉中的,势单力薄。第五,武艺再高,也敌不过一支军队呀。所以,综合以上五点,魏延几乎必死无疑的。
只是,杨仪为何单派马岱去做魏延的“送葬者”,而不是吴懿,姜维,王平等人呢?《三国演义》里说是诸葛亮的遗计,大飞熊认为在正史上是不可能的,原因已经在别篇做过分析了。既然不是诸葛亮,难道就是因为马岱字“丁琳”,专治“胃炎”?其实,还真是只有马岱最适合治魏延,不过当然不是因为马岱的“字”。杨仪之所以派马岱追击,自然有杨仪,魏延,马岱三个人的政治背景,以及当时蜀汉内部的局势导致的。
杨仪和魏延是蜀汉中各有才华,还是很顶级的那种人物。但是偏偏二人个性都偏执,所以常常闹矛盾。更可惜的是,这两人还属于蜀汉荆州集团里,硕果仅存的人才了,怪不得蜀汉丞相兼集团老大诸葛亮,为二人不和而叹息心痛了。杨仪是个有才华的人,特别是在统筹规划后勤上,是把好手。而且,杨仪当时的职务是丞相府长史,算是二把手了。所以,他把魏延逼反后,先派王平抵御魏延,后派马岱追击,都是有讲究的。虽然魏延是蜀汉头号大将,但是王平此时从降将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核心将领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还成功挫败张郃。王平一来攻心为上,立马起效果了,所以王平在平定魏延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后来,王平还接替吴懿为汉中太守,甚至统管过蒋琬的府事。
魏延在部曲离散之后,只带着儿子数人逃亡汉中。此时,为何不顺势让王平追击,而是派出马岱呢?大飞熊认为,原因有几个。第一,杨仪和魏延彻底闹翻,形势对杨仪有利,所以他对魏延必须斩草除根。第二,魏延只剩几个人,轻骑简从的,一旦回到汉中,杨仪就很麻烦了。第三,马岱是西凉军出身,不但有奔袭作战的经验,部曲里应该大多是蜀汉的羌胡杂骑。因此,马岱资历不低武艺也不差,追杀魏延成功率比较高。第四,马岱是马超亲弟,马超临死前还托付刘备照顾,在蜀汉地位有些特殊。第五,更关键的是,马岱和荆州,东州,本土三大集团没有交集。
所以,马岱斩杀魏延,不会引起集团之间的纷争。而姜维是诸葛亮的传人,日后蜀汉军事里的中流砥柱,也不适合在这件事上参与过深,另外吴懿可能不在军中。只是,机关算尽的杨仪,最终和魏延一样,难逃性格带来的命运,最后行差踏错自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岱为啥能杀死魏延? 原创
魏延走背的时候,带上军队,其他将军、包括比马岱差的,一样可以杀魏延。因为那时候,魏延形单影只,只有儿子、数名亲信,而且处于被追杀中,估计食不果腹,狼狈不堪,条件非常差,已完全没有拼武力的基础。这个提问,显然是按《三国演义》中情节说的,但历史上,魏延也确实是马岱杀掉的。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死后,杨仪命何平(王平)出战魏延。何平斥责魏延烧毁栈道,堵截大军,对魏延的士兵们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竟敢跟上魏延造反!” 魏延的士兵们明白了真相,全都逃散,魏延无法阻止。魏延只能和儿子等亲信逃往汉中。马岱追杀魏延,马岱砍下魏延的脑袋给杨仪复命,杨仪起身用脚踏踩魏延的头说:“混蛋,看你还干坏事?”于是杀了魏延三族。
在成都,主政的蒋琬、董厥等人,在接到杨仪、魏延分别上表,说对方造反报告时,都愿意担保杨仪,不担保魏延。在此种情况下,蒋琬率领宿卫营紧急赶往前线,在听到魏延被杀消息后,蒋琬才返回成都。
就魏延临死前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和这差不多。但在前面,添加了早在魏延投靠之初,诸葛亮就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当时是在长沙,长沙太守韩玄,以黄忠心怀叵测,图谋投降刘备为由,令刀斧手把黄忠绑起来,拉下去斩首示众,在危急时刻,魏延提刀杀散刽子手,救黄忠于危难,并一不做,二不休杀掉韩玄,把关羽接进长沙。这显然是有功的,诸葛亮下令杀魏延的理由是 : 魏延食其禄弑其主,居其土而献其地,就是魏延这种作为,违背了为臣须尽忠的道德,以后还可能再犯。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当时,执掌大军高层的,是丞相府长史杨仪、费祎,杨仪为人度量狭隘,魏延一直瞧不起杨仪,但在敌国境内,最高领导去世的非正常情况下,杨仪不敢发丧,令魏延督军断后,并让费祎去试探魏延。果然,魏延一听是杨仪命令,顿时大怒说,丞相虽去世,有魏延在,怎能撤军回去,费祎假意说愿意劝说杨仪,让出兵权,但出了魏延军营,就对杨仪全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