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临终前为何安排马岱杀魏延?
蜀汉,汉中,刘备诸葛亮临终前为何安排马岱杀魏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管是亲兄弟,还是堂兄弟,二人差别还是很大的,在蜀汉,马超是位居五虎上将之列,作战凶悍,屡立战功;马岱作为将军也经常出征,但与大哥相比,逊色不少,只能杀个不入流的大将忙牙长,或欺负个女人,生擒祝融夫人 。遇到张飞、魏延这样的猛将,他只能假装逃跑使阴招,魏延胳膊就曾中了他的暗箭。汉想到了蜀汉后期,魏延和马岱这对曾经战场上的对头,竟然成了搭档,不过魏延武功远高于马岱。
诸葛亮为什么选马岱杀魏延?一是马岱武功虽然二流,但脑瓜子活络,善于随机应变,适合干谋杀的工作。二是马超死后,马岱在蜀汉没了靠山,特别是看重马超兄弟的刘备死后,马岱出现政治危机,必须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因此杀魏延就是最有力的表白。三是他和魏延搭档,虽然表面和谐,一直被压着一头,心里憋屈,杀了魏延,自己才有出头之日。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时,马岱突然从背后捅刀子,将魏延斩于马下。
安排马岱杀魏延,表现出诸葛亮高超的识心术,他不但看穿了魏延的野心,而且看穿马岱的尴尬和阴险,巧妙地安排了一场精彩的刺杀。诸葛亮死后仍阴魂不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料定魏延必反,并且嘱咐马岱诛杀魏延,这都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杜撰,很有迷惑性,不过原因和过程虽然不同,但是结果确实相同。在真实三国历史中,魏延确实被马岱所杀,但马岱武功并不弱,那么马岱为何能够杀死魏延呢?我们一起仔细分析一下。
魏延被杀的背景。
诸葛亮去世后,大军需要撤离前线回到国内,并且诸葛亮留下遗命,让魏延留下断后防止司马懿偷袭,由杨仪率大军回到国内,但是血气方刚的魏延不同意,认为自己才是军中的二把手,居然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参军断后,魏延非常不乐意,并且认为诸葛亮死后,自己应该继承诸葛亮的位置,继续北伐。
就这样,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两个人只能有一个人活下去。
魏延处于不利地位。
魏延为了干掉杨仪,采取了冒险的措施,率领本部人马跑到大军前面烧掉了栈道,阻止杨仪大军前行,这就为杨仪拿住了把柄,一个造反的帽子就被扣在魏延的头上,而且把所有的人推到自己对立面,在军中已经没有人出头帮着自己,这步臭棋彻底断送了自己的三族性命。
杨仪以诸葛亮的遗命统帅大军,凡是按照诸葛亮的要求来执行,深得全军拥戴,在大义上占有主动权,随时可以给魏延扣上造反的帽子,很容易让人相信。
魏延鲁莽行为不但让杨仪的部下感到愤慨,即使是自己的部下也感到做事不对,觉得跟着魏延这样搞事,不但没有前途,而且连命都保不住,人心已经涣散。虽然魏延平时善待属下,大家在战场上也愿意为魏延拼命,但是此刻不是拼命而是造反,一旦造反,家里的老幼性命难保,这点大家是伶得清的,因此虽然跟着魏延跑,但人心已经散了。
魏延的对手。
魏延跑到大部队前面守住关口叫阵,杨仪不是善茬,平时跟随诸葛亮也学了一点皮毛。杨仪就是派人去对付魏延。
第一,大将王平。王平资格比较老,自汉中就跟随先主,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很有经验,为蜀汉建设那是忠心耿耿,大家是有目共睹,而且威望很高,最关键的是王平统率着蜀汉的精锐部队无当飞军,有他去对付魏延,那是十拿九稳。
王平不负众望,率军来到关隘前面,就大喊:“你们这些匹夫,诸葛亮丞相才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到底想干什么?”魏延先锋部队听到王平来了,而且还把诸葛亮名头抬出来,大家一看,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就一哄而散,仗还没有开始,大家就跑了,不跟魏延。先锋部队跑了,魏延本部人马看到先锋部队散了,本部人马也没有和魏延商量,大家也一哄而散,跑回杨仪大军那里哭诉去了。
魏延只剩下儿子和几个铁杆亲信,这仗没法打了,既不愿意认输,也不愿意投降曹魏,魏延就决定去汉中自己老巢,毕竟在那里经营了十年,也许还有翻本的机会。
第二,骑兵将军马岱。魏延跑了,杨仪不会让魏延跑得很远,斩草必须除根。成都那帮人还看着呢,让活着的魏延回去分辨是非常不利的,死人才不会分辨是非,魏延必须死。
杨仪就派马岱去追杀魏延,马岱继承了马超的本部人马,基本是西凉精骑,属于蜀汉少有的骑兵部队,让马岱追杀魏延,魏延插翅难逃。
魏延跑了十几里就被马岱骑兵团团围住,拒不投降的魏延很快被马岱骑兵打落下马,没有死在曹魏手里,最后却死在自己人手里,一腔热血空负少年头。想当年,从荆州杀出一心跟随刘备,意图封妻荫子,结果落得三族俱灭,九泉之下去找刘备该如何说呢?
马岱杀魏延的优势。
马岱率领这支优秀骑兵部队,而魏延则只有寥寥几个人,连十个人也没有,而且心里压力极大,即使个人再神勇,在面对数千骑兵围堵的情况下,也难以脱身,即使吕布再生,面临如此局面也难逃一死。杨仪让马岱去,纯粹是给马岱送立功的机会,果然事后,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陈仓侯。
马岱本人武艺并不弱,早年一直跟随兄长马超在关中鏖战,如果能力不强,早就战死沙场了,因此说马岱武功不高有失偏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后汉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将。在蜀军中,关、张、赵、马、黄等大将凋陨后,魏延、马岱二人堪称当时蜀汉一流战将,可惜最终魏延横死于马岱刀下。
在诸葛亮晚年时,魏延开始居功自傲,呈现出尾大不掉之势,加之其性格孤傲骄横,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蜀军权贵,几乎都有些疏远排斥魏延,而杨仪更是与之势同水火。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前,已经料到魏延可能会拒不撤兵,因而告诫杨仪、姜维等人,如魏延坚持继续伐魏,则可弃之而去。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反对撤兵,坚持继续讨伐曹魏。而杨仪、姜维等则依照诸葛亮遗言,先行回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