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欣赏李商隐的唯美七绝《端居》?
红树,青苔,诗人怎样欣赏李商隐的唯美七绝《端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比起李商隐的“无题”诗世人皆知,这首《端居》的名气要小得多,却美得不像话。细细读来,诗中悲愁和思亲之意令人感同身受。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01创作背景
众所周知,因为“牛李党争”的影响,李商隐一生都在被排挤,远离政治中心,困顿不得志。
终其一生,官职低微,前途渺茫,大多时候背井离乡任职,与家人分隔两地。这首《端居》就是他独居异乡时因思念亲人,却未收到家中音信而作,愁肠百结,思亲情深。
题目“端居”就是闲居的意思,说明当时的李商隐未受重用,职务清闲。
02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晚间,李商隐躺在冷冰冰的床上,辗转不成眠。他仔细回想,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妻子的来信,不知家中是哪般光景。好不容易睡着了,梦回故里,喜笑颜开,可半夜醒来,恍然惊觉不过梦一场,自己已离家多年,久到自己都记不清楚了。环顾四周,偌大的床榻空空荡荡,在清冷凄寒的秋夜里,他独自一人快要无法承受这别离之苦。
首句“悠悠”二字,写尽家书久不来,梦归未成真的怅然若失。羁旅数载,想要归家而不能,诗人从心底长叹一句:“何日是归期?”
第二句的“敌”字也格外精妙。按照常规思路,“空床对素秋”比较平稳,“对”字也合情合理。李商隐用“敌”字,比较冒险,初初读来,有刻意雕琢之感,再三体味,方觉隽永。
如果此处用“对”字,则是描绘客观景色,不含作者彼时心中所感。可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每一幅画面,每一句每一字都有感情。
“敌”不仅有“对”之意,写出“空床对素秋”的萧瑟冷清,还写出了独居的诗人无法承受这种寂寞孤单、清冷凄凉的悲怆与心酸无奈。
结合整体意境与情感来看,这个“敌”字甚至比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的“不耐”二字更为深细、贴切。
03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三更梦醒,睡意全无。诗人看着窗外的台阶,因自己客居他乡,备受排挤,平素不常与人来往,已长满了青苔。外面似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依稀还有疏淡银白的月光,秋天的红叶在这样的夜色里变得模糊暗淡,看不太清楚。
雨凄凄,月冰凉,秋夜如此寂寥清冷,萧索寡淡,让人心生愁绪。可这一切,又怎比得上乡愁磨人?
三更半夜,已看不清“青苔”、“红树”,诗人此处的写法,属于移情入景,而非客观描绘,是主观情感的表达。一青一红,都是明艳的色彩,但在雨中和月中却只是模糊的黑影。彩色变黑白,似乎青苔、红树都在寂寒的夜里惆怅,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寂寒寥落的意态。
末句又是“雨中”又是“月中”,简直就是“月亮雨”,不太可能在同一晚上出现。这里,诗人虚实结合,将眼前之景与记忆中之景结合,暗示自己夜半思亲已非一夕,以至于分不清现在与过去。
现在是月夜,以前是雨夜,不同的夜晚,不同的景色,都是一种孤苦哀愁,诗人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这种虚实交错的写法,把时间线拉长,让诗里的乡愁更加浓。他等了又等,不知归期,未得来信,真让人心疼。
也有人说李商隐这首诗里思念的对象是妻子王氏,毕竟他很爱她,也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证。
但三叶草更愿意理解为诗人在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毕竟,独在他乡为异客,故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是心中所念,魂牵梦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著名的居秋夜感怀之作,情致清冷寂寥。起句首先点明独自客居他乡之处境,“悠悠”叠字益显客居之清冷滋味,情韵低回。次句一“敌”字则满腔凄怆全盘拖出。古人本有悲秋传统,而词句独传神处,乃在这一字不仅表现了“空床”与“素秋”相对的凄冷,更表现了这一环境中秋夜难寝之人心理上难以摆脱之悲怆。三、四句忽转入写景,虽有“青苔”,“红树”,然而更有“寥落”,更有“愁”,如影随形,无以遣怀。一、二句写心境、处境,三、四句写环境,情与物融,意与象洽,构成的意境却从平淡中产生了摄人心魄的魅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求同》
鸿雁传书空悠悠
南坡念怀黄金菊
东风无力半夜秋
北门西阁正月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其人,并且要知道李商隐这首维美七绝是在什么情况下抒写的。
李商隐(约813——858年),享年45岁。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出生于河南荥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和李贺、李白合成“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中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唐文宗开年二年(837年),24年的李商隐初登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由于年轻气盛,不谐世事,便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一生困顿不得志。约(858年)在河南郑州病故。现藏于河南荥阳,有人又说藏于河南沁阳王庒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