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准备好纸钱、对联,大年三十给祖先烧纸钱,烧后放炮贴对联,初一给长辈拜年,你们呢?
烧纸,饺子,对联准备好纸钱、对联,大年三十给祖先烧纸钱,烧后放炮贴对联,初一给长辈拜年,你们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这边是腊月20左右给先人烧纸,放鞭炮,磕头。嘴里还念叨着:某某,过年了,后辈们来给你送钱了等话语。贴对联是年三十中午,11点左右开始贴对联,12点到1点钟之间,吃年饭,供台上拜访三个菜,三杯酒,三双筷子,敬神灵,然后放鞭炮,开始吃团年饭(别的地方叫年夜饭,我们这个地方是年三十中午吃的),下午开始剁馅包饺子,临近吃饭的时候,烧香,堂屋前摆两尊香,厨房里以前摆一尊,现在都煤气灶,电磁炉的,很少在摆了,而且烧散香的,也有摆一尊香的,这种香可能别的地方没有见过吧!回头我拍下来在发出来呢!吃饺子的时候,也会盛三万放在供台上,敬神经的,同时,也要烧纸厨房烧一打,堂屋烧一打,院里烧一打,具体是什么意义,这个不晓得呢!祖上传下来的说。
吃过饭以后,就去自家人家里,譬如叔叔伯伯啊!爷爷奶奶家坐着聊天,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是说的以前。现在,年轻人都聚在一起,要么在村街上聊天,买烟花爆竹在村街上放,要么几个伙伴一年没见面了,见面就在某个人家里小赌一下,到晚上12点,放鞭炮送年,回家睡觉。当然这一夜家里的所有灯都是不关的。第二天早上吃完饭,就开始在村里拜年了,遇人就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之类的过年话。多数都是去自己这一脉的人家里互相拜年,后来不晓得怎么了,也有村里人会到我们家说是来坐坐,以前是没有这个情况存在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过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地习俗不同。
年三十儿上香,守岁。
大年初一拜年。
初三才扫墓,烧纸钱,放鞭炮。
这是我们的习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是一个大家族一块吃饭聚会的,那天晚上我们除了吃饺子以为,我们还有准备很多酒菜
因为我们家人比较多,在爷爷家摆两桌,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下午大人都在忙活着做饭,小孩子都跑到街上玩,放炮,一起玩耍
等到吃饭的时候,大人会把一小挂炮仗拿出来,让小孩子点上,然后我们就开始吃饭,一家人忙忙活活
吃饭的时候其乐融融,说说笑笑,真得很舒服
然后小孩子就等大人们发压岁钱,小孩子给爷爷跪下磕头,然后爷爷挨个发压岁钱,小孩子给叔叔婶婶姑姑什么的拜年,然后他们发压岁钱,最后我们一家人一块聊天
过了十二点我们就各回各家,初一早上我们起床放开门炮,开门炮预示着开门大吉,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
然后就又开始忙活着包饺子,饺子里面放一枚一角的硬币,吃到硬币的饺子的人代表着最幸运的人
吃饺子之前我们还要放一挂炮仗,谁家的炮仗响了就代表谁家要吃饭了
然后我们就去别人家拜年
最后愉快的过完一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我们在年饭之前,必需让已故的前辈们,首先团聚一堂,送去钱财,并传递给他们的好消息,今天晚辈,勤劳有为,五谷丰登,实果累累,论文化登科及第,都有造就。戒骄戒燥,鞭炮声言除夕,新年伊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为多民族国家,汉族占绝大多数,汉族的历史最长,过年的习俗记载最多,因此传承的过年习俗也最全面,各地汉族过年习俗大同小异。
进入腊月,就渐渐有了年味,做香肠、熏腊肉、初八喝“腊八粥”等。年三十中午吃年饭前,先贴对联或贴门神,然后上香祭祖,最后按辈份入座,辈份最大的一定要坐上把位,即堂屋正对门的位置,其余依次排坐两边,小孩单独一桌,然后众人举杯敬老辈,老辈动筷后,众人才开好吃年饭。年饭时间很长,也叙边吃边喝,可延续至傍晚。
那时,我们众多小孩为了贪玩,急急吃完早早下桌便到屋外放鞭炮,到晚上,必定被家长按住泡脚,不泡不行,因为年三十晚泡了脚,来年才有财路、有口福,指不愁吃穿。其实年年泡脚,来年还是穷,只是个传统说法而已。
年三十晚上一屋人聊天守夜,喝茶嗑瓜子花生,满地的花生瓜子壳以及糖果包装纸、甘蔗渣、烟头等,过了夜晚十二点,这些垃圾都不能扫除,名曰“大年初一不动扫把,否则扫走财运”。小娃们在十二点忙到过年钱后,才美滋滋地压在枕头下入睡,称之为“压岁钱”。
初一,开好拜年,要拜很多家,大家也互相拜,小孩最高兴,穿喜新衣新鞋,屁颠颠地跟着大人去给别人拜年,每拜一家都有过年钱,钱不多,七十年代也就几毛,最多几块,可以买鞭炮,买平时心仪而没钱买的东西,感觉幸福极了。初二开始走人户串门,吃喝得不亦乐乎,直到正月十五后,才算过完年。大人们开始劳作,小孩们却又盼着下一个年早些到。
上一篇:我因为一无所有给不了她幸福,想和相处三年的女友分手,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