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
书法,技法,文化为什么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技法也有历史文化积淀。
三,技法也有自由,有选择的自由,变化的自由。变化的法则,实质是“辩证法”,即“阴阳”,即对立统一:收放、枯润、捷滞、方圆、断连、迎让、疏密、曲直、大小、肥瘦、长短、重轻、提按、俯仰、正奇、险平、单重(不处处是重点,也不处处无重点,即不平均用力,即有阴有阳)、笔画处理杜绝重复而变化万千,等 ,但最终成为和谐一体。
四,技法是大众化的,没有自我情感思想的。
五,技法包括字法、字群法、章法。没有灵魂!!!
六,再重复一遍,技法无灵魂,无真实的灵魂,无当下的、真实的灵魂。
七,技法的实质:字技。
八,推论:凡是抄写诗文的作品,都是“字技”,不是真正的书法。因为:没有当下的、真实的灵魂。
举例:用“启功体”写“杨柳岸晓风残月”,每个字有“精气神”,但绝对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真实灵魂。
九,技法的最高境界:有自我的字体。这种字体有自我的“精气神”积淀、自我审美意识的积淀、自我气质等积淀、自我行笔习惯的积淀。如“王羲之体”、“王铎体”、“赵孟頫体”等。
一个时代或地域有共同的体:隶书、魏碑、馆阁体等。
十,结论:技法再有(笔画)文化,但都是别人的(面孔),实质是“书奴”,即被技法所奴役。
十一,技法有无限的可能性。仅“横”画,显著差别的写法,我个人统计有2.4万种。
再说书法。书法=技法+思想情感(灵魂)
一,真正的书法,是“忘记技法”并不自觉地在自由使用技法的(即建立在技法的自由之上),不可能在写的时候去想怎么写这个字才好看。一定是平时的无限思考与积累,真正写的时候,人是“无意识”在写,所以“思想情感”才能在笔画线条流动,而不是去想“技法”在笔画线条流动。
真正的武功高手打架过招,都是本能,手脚身体比思维快,不可能看到招数思考怎么破,这样早被击倒。
二,人有思想情感时,喜则字飞,怒则字重,忧则字滞,逸则字灵。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因为有可能不是“自由态”。
三,书法有“形”与“意”,最基本要求是“形意一体”,用“田英章体”去写“大江东去”,一定不是“形意一体”。
四,书法的最高境界,“人书一体、形意一体”的当下自由(自然而然)。王羲之书兰亭序,只在微醉之时,“自我意识”没有束缚,才达到当下的自由。醒后再写(有我执),就不可能重复彼时的精微心境,所以不可能达到彼时的高度。
他的文化功底、书法功底,没有变化,即文化功底、书法功底,只是基础,不能决定他就一定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千里马邀请。
书法的最高境界应是忘我,是一种热爱书法文化与纯熟技法的高度统一,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怀的一种书写状态。
文化不仅仅指书法,更多的是于知识和人品而言,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天下行书一二三,但他们的文化也是天下一二三吗?评定的条件其首选就是技法,同时就是作者对当时情怀的表达,为什么这么说,这些书法高人流传于世的行书作品不止一件,而从中挑选一件也多从技法与书写状态入手。
当然,书法离不开文化,否则你根本不会写字。
于学书者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高境界,都有对最高境界的看法,我的理想是,写到一定程度时,笔是活的,根本无需控笔,无需念及文化知识,脑子只有想写的东西。
想今日去见老同学,同学己今非昔比,不禁感慨,遂难以入眠,一行小字,才得以心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技与道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
首先要有技法,才能称为书法。单有技法,内容却粗鄙恶俗,再高的技法,也会让人恶心倒胃。不久前,西泠印社社员写的一幅春联,内容恶俗,严重违背了当今的社会价值观,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然,他也受到了西泠印社的处罚。
所以说,书法的境界,无论高低,文化都要放在首位。
书写的内容,必须符合世人的文化观念。不能有悖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有违时代社会价值观念。
好的书法,自然少不了技法,如王羲之《兰亭序》,调雅词清,文彩飞扬。在技法上精妙绝致的笔法,成为了流传千秋万世的杰作。颜真卿《祭侄儿文稿》,饱含痛失亲人的悲愤,无意于笔墨的工拙,却成就了这件旷世巨作。苏轼的《寒食帖》,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溶入在笔墨之间。每一件经典的书法作品,都是技法与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古人云:学书先立品。书法与文化息息相关,脱离了文化,虽工不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的高境界,是技法和文化的高度统一。对于一幅经典书法而言,技法和文化缺一不可,两者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王羲之的兰亭序的高境界,在于技法和文化艺术价值、人为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水乳交融;颜真卿的祭姪文稿的高境界在与作者心法两忘,出神入化,奋笔疾书,一挥而就的笔墨技法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忠诚卫士刚正不阿的气概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价值紧密相连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