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书法是不是一定要临古帖?
书法,古人,笔法学习书法是不是一定要临古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习书法是不是一定要临古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的书法艺术,不一定靠临贴而完成。临贴在某种意义上只能视为参照!一味的摸仿,未免局泥现状,有失创意。书法只能在创新中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它首先给人的直观是舒服,愜意,萧洒,飘逸而又不失行云流水,荡气回肠的气度!当然,评价一副书法作品,往往出现不同的认识,这取决于欣赏水平的高低及自身书法的造诣。只要获取绝大多数爱好者的赞赏,无异就是一副好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书法一定要临古帖,就象学武术一定要练基本功一样。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功″指功力,它包括力量、速度、抗击打等能力。这就是基本功,要经常练习,用数十年时间来练,功底就深厚。
临帖就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通过临帖才能学到点画的笔力、方圆、轻重.粗细、润燥、映带、呼应、运动感、韵律感、节奏感、整体章法空间布白,才能学到字帖的精、气、神。然后转化为创作所需,应用到创作中来。
唐太宗《帝范》的卷四中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著名古帖是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检验的,公认的经典作品,在取法问题上,有了准确定位。我们将这些书法作品成果作有选择的继承,加以吸收。比起自己艰难的摸索,是一条捷径。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临古代名帖。
临帖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摹写是为了熟悉结构。
二,准确临摹是为了提高精准表现能力。
三,快速临摹可提高观察速度和快速书写,提高抓大感觉的能力。
四,背临是增加记忆,储存在脑海里,创作时可随时提取出来,为我所用。
五,意临是基于原帖的再创作,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其它碑帖的一些特征,形成一种新面貌。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以下为王宠书法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彭曦原创)
临帖目的主要是取法,但长远目标是积累创作的素材。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是创造'美'的技能。”也就是说,艺术的语言需要由技法去具体实现。技法包括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而取法只能从传统入手,取法乎上。传统就是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营养丰富。当今,许多学书者,好师法今人笔墨,盲目跟风,此乃学习书法之大忌。而我们当代的书家,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远不如古人,可色彩、幅面、张力、拼接等形式感则远远超越了古人,似乎本末倒置了。所以,要在临帖上长期下工夫,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获取技法。若效法今人,只能是欲速不达,只有在入古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将来的创作储备粮草。
书法的创新是以继承为根基的,继承不够必然会导致先天不足,创新乏力。当下展赛频频,诱惑很多。普遍存在着“三浮”现象,即浮躁、浮夸、浮浅。我们应远离喧嚣和“三浮”,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沉入水底,浸淫传统。不得技法,免谈创新。对此,郑板桥的论述很精彩:“精神专一,奋斗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时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笔者字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习古帖,得其神似,描幕古帖,得其形似,临习古帖是象古人学习,笔法,墨法,章法结构,以至古人神韵,是一个向传统学习的过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传统里面有很多入门的法门,学习正确的用筆,结构,是远离俗书,江湖书体的不二法门,窃得传统书法的奥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摹是书法系统学习最重要的方法途径,没有之一。取古法习古人是书法学习的正道,这也是古往今来名家大手比较一致公认的结论。因此临习古帖,就是书法学习的基本教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书法学习者都是从《九成宫》《颜勤礼碑》《灵飞经》等经典碑帖开始入手的,实践证明,这明相对更加速效的书学手段。
临习古帖既然被当成教范一样的存在,那么临习古帖的意义与作用究竟在哪里呢。我觉得重要性方面,用“取法于古取法乎上”的书学哲言就可以回应了,关键还是怎么去临习古帖,或者说我们究竟要向古帖学什么、要什么?
一是晓其理。也就是通晓(原帖)书法的艺术道理(义理)。书法作品中蕴含的“理”,是十分生动丰富的系统,包含着书法原作者的书法理念、气质内涵、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简言之就是书写者的书法观。它是理性的、抽象的、精神化了的东西,是书法作品深处的灵魂。通过临古帖,就是一个神交古人的过程,需要读出作者的心,理解作者的书法意识与精神。
上一篇:如何成为社交高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