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枭雄,同样为后代谋权篡位,为何名声却差距悬殊?你怎么看?
司马懿,司马,他的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枭雄,同样为后代谋权篡位,为何名声却差距悬殊?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反观司马氏。魏明帝曹叡死后,年仅八岁的曹芳即位,主少国疑。司马懿欺负魏国皇帝孤儿寡母,用阴谋夺权,架空魏帝。最后由晋武帝司马炎夺取皇位。司马氏得国由为不正。
三、魏晋两朝对后世影响不同
曹魏统治时期,在中原地区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使得中国北方社会基本趋于稳定。
而司马炎建国后仅仅36年,就因皇族内部争权,引发了“八王之乱”。紧接引来五胡乱华,荼毒中原。在之后近三百年里,北方华夏民族饱受异族荼毒,险些亡国。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才结束了天下近三百年的动乱纷争。这几百年祸乱的始作俑者就是司马氏建立的西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中魏武曹操和晋宣司马懿,是两个躲不开的人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架空汉室,为曹魏代汉奠定了基础;而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却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的大权,为司马氏代魏打下了伏笔。同为枭雄,同样是篡权,同样是后代改朝换代,为什么曹操的名声却比司马懿好很多?究其原因,或许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曹操白手起家一统北方,司马懿却引来淮南三叛
曹操相当于是白手起家,在汉末乱世中首起义兵讨贼。而东汉政权在经历董卓迁都、李催郭汜乱长安之后,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曹操迎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战十几年,统一北方中原地区,三分天下有其二,活生生地凭空扶植起了一个朝廷。而在这个基础上,曹操内修政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外治武备,平乌桓降匈奴,使得胡人不敢南下。对于汉室和北方百姓来说,曹操的功绩都是无法磨灭的。而且文学方面,开创建安文学,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反观司马懿受曹魏两代君主器重,虽有斩孟达,抵御诸葛亮北伐和平地辽东的功劳,但是在曹魏实力冠居三国的前提之下取得。对于曹魏固然有大功,但并没有与曹操平定群雄定乾坤相媲美的伟绩。且司马懿为了争权夺利,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魏几代辛苦经营的江山据为己有,可以说是坐享其成。在司马氏夺权专政之后,更是引来了淮南三叛,致使北方大地再次陷于战乱。
第二、曹操是政治家,司马懿却是投机者
曹操在《述志令》中言“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终其一生始终是以天下为己任,家国一体。机缘巧合之下,却走上了争霸天下的道路。曹操在乱世之中,审时度势,极尽人谋,平乱治天下,文治武功均可圈可点。唯才是举和兴办屯田,更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对于东汉这个烂摊子,曹操自始至终是勉励维持的,使得汉朝延续了几十年,并维护了汉室的最后尊严。曹操在《述志令》中自称“天下无我,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这句话虽然有些自负但也绝非虚言,要知道曹操操至死都以汉臣自居。
反观司马懿眼中只有家族利益,国要服从于家,是一个政治上的投机者。早年装病躲曹操,晚年又装病夺权,装的一次比一次像。最后发动高平陵政变,杀曹爽,桓范等人三族,架空魏室,用赤裸裸的方式撰取了曹魏的政权,并由子孙完成了谋逆篡权之事。手段之卑劣,为人所不齿。
第三、曹魏是打下的江山,司马懿是通过政变夺权
曹魏是曹操白手起家打下的江山,说句不好听的,曹氏代汉是名正言顺,毕竟当时是人心已移,汉祚已尽。虽说汉献帝的禅让并非自愿,但是曹魏好歹给汉室留下了最后的尊严。曹丕称帝之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使其安度晚年得以善终。开新朝之君善待亡国之君的先河。
与此相对应的是,司马氏却是靠阴谋诡计抢了曹魏的天下。受托孤之重,却窃人国祚。司马懿以高平陵之变,架空魏室;司马师废魏帝曹芳;司马昭弑杀魏帝曹髦。名位、权势来路如此不正,焉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以至于后来司马家族的后代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都感到羞愧至极,说道“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
第四、曹魏数代明主,司马氏却是后继无人
曹魏数代君主算得上是明君,政治上相对清明,社会稳定;而且在在抗击少数民族入侵的时候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而司马氏在夺权建国之后,蠢货辈出后继无人。刚统一中国不久,就发生八王之乱,使国家元气大伤,再接着的五胡乱华,拉开了三百年的分裂动荡,百姓再次的陷入了战乱之中,更是使得汉民族差点遭受灭顶之灾。因而后世一直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综上所诉,司马懿的名声如此之差,除了自身的原因,他的子孙们所做的也有很大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汉末年,天下混乱,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开始逐鹿中原。
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奸雄,于汉室式微中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篡夺汉权;
司马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雄,最后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晋朝。
同样是奸雄,同样是夺权,为什么曹操的名声要比司马懿好上太多了呢?换句话说,司马懿是做了什么事,才让自己的名声那么差劲呢?
面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二人之间有何区别。
一、性格、能力方面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
“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肴膳皆沾于巾帻,其轻易如此”
——《三国志》
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曹操虽然是个奸雄,但他在文学、音乐、排兵布阵方面同样精通。
而且曹操本人,生性阔达、豪放不羁,喜欢与人开玩笑,每逢兴起还手舞足蹈的,甚至头发上还沾了酒、菜渣之类的,可以说是非常的“亲民形象”,再加上曹操是出了名的爱惜人才,这种性格“俘虏了”不少将才为其卖命;
而司马懿呢,对于权术谋略,是精通不已,但除此之外,他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一律“不感冒”,而且司马懿为人表里不一,表面是个温文尔雅、豪爽大度的认,但背地里是个阴狠狭义、冷酷无情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