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客观的评价赵括,他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吗?
秦国,之战,纸上谈兵客观的评价赵括,他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今有很多人认为赵括是被冤枉的,他不是只会纸上谈兵,事实上赵括的确是被冤枉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纸,所以赵括不可能纸上谈兵。
笑话说完了,那么赵括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
第一、赵括距离当世名将差的太远;
如果我们把战国名将分成几个等级的话,那么无疑战国四大名将是最高级的,他们分别是白起、廉颇、王翦、李牧,这些人都是兵家中大神级的人物。而赵括的对手正是战果四大名将之首的杀神白起。
次之当属乐毅、田单、赵奢、王贲等人,这些人同样是兵家之中难得的高手,他们虽然没有封神,但是也已经是准神了,而赵括的父亲正是马服君赵奢。
赵奢这种名将的评价,可信度是很高的,对于自己的儿子,赵奢早就评价过说过赵括不务实,把战争这种事情说的那么轻松,如果赵国令赵括为将,赵军必败;赵括的母亲也曾对赵孝成王说过赵括目光短浅,让将士们怕他而不敬他,君王赏赐都装进自己腰包还不够,还要与民争利。
从这两段评价来看,赵括在务实,亲军,长远的战略眼光上来讲距离自己的父亲这一梯队差距还是很远的。
第二、赵括并不是最差的、差的的垫底的将领;
当时赵国廉颇正带着45w将士和秦国对峙,每日所费粮草巨大,而且这种对峙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赵国国内空虚,已经支持不下去了,求和不成的前提下,换将、改变对峙的局面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偏偏换成了赵括,仅仅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么?当然不是,即使赵孝成王年幼无知,但是赵胜呢?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可精明的很,他也同意了换将为赵括,赵括很差么?
四十五万大军,当时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没有QQ,能指挥45w大军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和60w的秦军死战,这样的人能差到什么程度?
战后战神白起曾经对秦昭襄王说过长平一战秦国死伤过半,国内空,也就是说秦国死伤30w以上,这也就说明赵括指挥的进攻还是很有杀伤力的,所以赵括并不是特别的差,之所以败,是因为他的对手太强,是已经封神的白起!
第三、司马迁写的也不全对;
司马迁写史记是在公元前98年后的事情,是长平之战162年后的事情了,就像我们现在谈鸦片战争差不多,所以司马迁写的也不全对。
考古事实证明,司马迁的史记中的确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白起坑差的赵军没有45w,应该只有15w,而且也不全都是活着坑杀的,有很多是战死之后埋入坑中的。
所以司马迁描写的长平之战的经过是不是全部都是真实的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换一种想法来思考:经历了胡服骑射后的赵军强悍的正是野战能力,白起固然是诱敌深入,赵括又何尝不是破釜沉舟,直抵黄龙呢?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一旦拿下白起,60w秦军必然尾大不调,到那时候赵国必胜。
而且赵括还留了30w赵军在外,否则一年后的邯郸保卫战赵国凭什么能坚持下来?司马迁也说邯郸保卫战守城的主力正是长平之战的老兵,仅仅是白起放回的不到一百个小孩能成为主力么?
这一战应该很残酷,赵括一方猛烈的进攻,死伤无数,以至于将领赵括战死沙场,秦国同样也是严防死守,以至于死伤过半。
可惜赵括终究不如白起,赵国终究不如秦国,在白起选定的战场上,秦国的援军形成了合围,赵括败了,赵军败了,赵国败了。
仅仅以长平一败就断定赵括的百无一处的确有些太过片面,之所以无论是赵奢还是赵母都否定赵括是因为他们选择的参照物都是名留青史、彪炳千秋的人物,而赵括,比起平凡的我们是那样的不平凡。
个人浅见,权作抛砖引玉,真知灼见还需各位才子佳人,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认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手太强大 运气不好 实力还是没问题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44条/2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