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冬至有哪些习俗?
冬至,老爷,娃子冬至有哪些习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冬至有哪些习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至有哪些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冬至寓意冬天到了,三始数九,即一年最冷的数九寒天开始了。冬至做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先秦以前,国人以冬至为岁末年首,这一天过新年。古人以为,冬至是一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日子,代表一个循环开始,是个大吉的日子。自汉朝以来,设置汉历,冬十一月不再是一年的开始,冬至成为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冬至在我们胶东半岛叫过冬,节日礼俗相传至今,主要有两大习俗。
一是关门蒸冬。所谓关门蒸冬,就是这一天因为是阴气最重的时间,所以大家一般都不出门,在家中关门蒸包子改善生活。民谚有“关门蒸冬,扬场有风”之说,借此祈求明年五谷丰收,扬净五谷中的沙粒,获得好的收成。所以,冬至这天的中午,几乎家家户户蒸包子。今天中午我回家吃了两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真是过瘾。
二是祭祖。冬天祭祖的风俗,与冬至这个节日一样悠久。重视的人家,这一天要挂上宗谱,摆上供品,特别是晚上,要包饺子上供,还要烧香烧纸,给祖宗磕头。即使不挂宗谱,也要摆上先人的牌位,以礼祭祀,祈求先祖保佑。所以,冬至的晚上,家家户户的主食一般是饺子。
在我们北方,祭祖活动一年中有几次,清明和十月初一称为春秋两祭,这两个日子要上坟添土压纸。而七月十五和冬至,这两个日子是家祭,不必上坟,但家中要按例上供,不可怠慢。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冬天特别寒冷,冬天是老年人的难关,所以,特别是老年人,对过冬这个节日非常敬畏,也非常重视。
我们这里还流行着一句俗语,就是“过了冬,先生松,过了腊八不怕啦!”主要在孩子中流传。其来历是旧时过冬以后,村里会首们开始研究教书先生的去留大事,为了能留住先生,家有学生的农户,都要轮番请先生吃饭,改善生活。同时,由于过冬以后春节就快来了,旧时家家户户贴的春联,都是自己去集上揭对联纸,由私塾先生一一写出。所以,过了冬至之后,先生就开始天天写对子,没空教学,自然就对孩子的管教松了。而腊八过后,先生回家忙年,学生就放了年假,自然也就不怕老师打了。
以上是我们胶东半岛的过冬习俗,当然各县市也可能略有差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丹冬至习俗:捣老爷
顺口溜曰:
冬至节里忆当年,
捣老爷捣出牛娃子饭!
一口大锅作见证,
民俗文化谱新篇。
2018.12.21日是农历冬至节的前一天,下午3:30分开始,一场较为原生态的“捣老爷”活动在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拉开了序幕。“捣老爷”的队伍从村里的乡愁大院出发,先去3里外的娘娘庙上香,后返回到村子里三户人家“捣老爷”。晚7时才返回乡愁大院,历时三个半小时。
根据山丹不同乡村老人们的叙述,旧时冬至前一天晚上,村子里一些“好事者”(文化活动爱好者)会带领一批男女老少们在锣鼓引导下,拿着摊耙(烧炕填燃料的工具)、破脸盆、木掀、扫帚等用得着又伤不了人的道具,逐户去“吵冬至”或“捣老爷”。这帮人中的核心人物是“老爷”,这“老爷”既非官老爷,也非体面的乡绅,而是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爱闹腾且家境较殷实的“貌似老爷”,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捣老爷”活动开始时,这位“老爷”由4位壮汉拉两条红布在人群中间隔出一似轿子的通道,供“老爷”“乘坐”并在一路上随锣鼓节奏或众人的吆喝声做乘轿或骑马表演的动作。这支狂喊乱吼的队伍所到之处姑娘或小媳妇们一怕那帮混小子出格的捣人举动,二怕听那些粗俗不堪入耳的混帐话,有的听风而逃或躲到别人家,胆子稍大点的,有的藏在柜子里,有的躲进空粮仓里以躲避混小子们不怀好意的乱捣或用粗话欺负。
这支狂野的队伍每到一家,这些人就在院子里敲敲打打,混小子们就和着锣鼓点高声喊叫:“嗷,嗷,冬至了,嗷,嗷不睡了”“捣!捣!捣捣捣,金银财宝往里捣,恶里恶嗦(脏物)往外捣”。他们进入主人家不同的房间或遇到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说作:遇到土炕时曰:“捣!捣!捣炕沿,炕上生出个狀元郎”;遇到姑娘时曰:“捣!捣!捣姑娘,姑娘找个如意郎”;他们甚至到后院里去捣,见到牛、马,大轱辘车甚至狗也要兴致盎然地捣一番,直捣得鸡飞狗跳翻天覆地方可罢休。主人家对这些兴致勃勃的捣乱鬼不仅不生气也不加阻止,而是放手让他们闹腾且闹的越凶越高兴。有些人家还早早在门口准备好鞭炮恭候他们去热闹一番呢!装扮成“衙役”的一帮核心成员在每个地方都能说出几句奇奇怪怪令人捧腹大笑的词儿来。就这样反复闹腾直到主人家拿出或米或面或莱或肉或油或瓜子或钱甚至粮食也行。当有少数小气人家听到锣鼓声后熄灯装作不在家的样子时,锣鼓敲得就会更响,吆喝声也更加起劲,等那些小气鬼不得不装作刚被吵醒的样子,故意慢腾腾地出来送上一些食物后,“好事者”们才会离开。
在这项民俗活动中,人们把“老爷”当作像戏曲里的小丑一样取笑逗乐的核心,以众“衙役”或“跟班”在所到之处用那些平时生活中的工具四处捣乱逗乐取笑以营造热闹气氛及浓浓乡情为主要形式,以唤醒冬天,祈福来年家家户户平平安安,社会稳定风调雨顺为目的的活动就称之为“捣老爷”了!
一般三、四十户的小村子全部闹完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这支狂欢的队伍精疲力竭时就聚集到了事先说好的大户人家或有锅灶的公共场所,开始做“牛娃子饭”了。
10点到次日凌晨2点,这帮人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放肆”的新阶段:他们将村里每一户叫来一人聚在这里(特别注意不能忘掉鳏寡孤独者)女人们叽叽喳喳围在炕台周围烹调那些平时根本无法组合的食材。男人们或上炕打牌、喝酒,或找来板胡二胡或笛子狂吼民间小调,小调中越是粗话柴话淫荡放肆的话越受欢迎。更有几个品行常遭人诟病者扣起了碗子肆无忌惮地小赌起来。孩子们则不顾大人的呵斥在院子里闹翻了天!
约次日凌晨3、4点钟,随着一声“牛娃子饭好了”的叫声,这群饿狼一般的人才纷纷端碗呼噜呼噜开始狂吃,直到“锅底见铁”为止!当太阳冒山前他们才尽兴而归,在冬至或大雪或艳阳天里呼呼大睡直到金乌西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