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历史上刘邦失败那么多次都没有自杀,但是项羽失败一次就自杀了,对此你怎么看?
项羽,刘邦,他的有人说历史上刘邦失败那么多次都没有自杀,但是项羽失败一次就自杀了,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广大的民众的支持,则表现于民心所向。他在公元前206年率军攻入咸阳时,公布了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一约法的内容看似简单,却一下子稳住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的心,使他们在精神上有了依靠,使他们愿意为他的政权的巩固和势力的发展出人出力。史称,当时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一效果,他的征兵催粮工作基本是畅行无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
力量随时可以集结于自己的身边,陷绝地而再生不再是什么难事,他又有什么必要纠结于一时的失败而想不开呢?
公元前205年,彭城一战,是他一生中败得最惨的一战。他的几十万大军被项羽的精兵打得四散奔逃,父亲、妻子全被项羽俘获。但他不气馁,在下邑这个地方重新归拢残部后,仍决意与项羽再战,就是因为有着上述因素使他底气未失。
也就是在那之后,他派人晓之以理,使本是楚之骁将的九江王黥布很快被他从项羽的阵营中分化出来,成了自己可以借助的力量;在魏地起事欲自立为王的彭越也由于他的加封随后也加入了他的战线。再加上他在张良的建议下及时地授予攻下齐地的韩信以王印,使之不再犹豫地率军充任起追击项羽的主力,天下的大局终于很快地就按照他的意愿扭转了过来。
而项羽到了兵败于韩信的十面埋伏后,却没有这种翻牌的可能性了。他尽管自称力可拔山,但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却只剩下单逞个人之勇的份了。像范曾那样的旷世奇才早被他撵出帐外,再没有谁能给他拿出救世良方。更没有一方豪杰肯向他伸出援手,围追堵截上来的各路大军,更不可能被他所分化。他这个时候已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而他之所以会落到这种地步,关健就在于他平日里对有功者加害之,对贤良者疑忌之,对有能力者不识货不敢用,闹得众叛亲离;且火烧咸阳,坑杀20万降兵,和秦人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又暗杀怀王,得罪了原有的众多支持者,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孤立的境地。史书上称他: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可以说,这正是他落入此等境地的又一大前因。他以往的残暴失去了民心,没有民众再响应他支持他,他的兵源粮草供给自然也就无以为继。他无力回天,又还有什么脸去面对江东父老呢?况且,他当年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到了被困垓下之时,几乎全无;突围至乌江边,他不死,又拿什么去重新取得江东父老的信任,让他们再送子弟跟着他去做反攻?
他的心理之基由此而先行崩溃了。他这个时候也肯定明白,是他自己使自己走到了这一步。他后悔已晚,他自己已无法原谅自己。而爱姬的无奈自杀,更显然让他意识到,追随他的人也都对他失去信心。想到当初他破釜沉舟大破几十万秦军于巨鹿城下时的威武气势,再看眼下兵败至只剩10余人落荒相随,这种落差,他又怎么能承受?他这会儿不仅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更是无颜面对这整个世界。他不去死,让他去投降去做刘邦的俘虏吗?一向看不起刘邦的他,不会认这个头,他只能以拔剑自刎,做为最后的选择了。
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图片选自互联网,版权归原摄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因无外乎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性格其二是外部因素。
其一,南宋词人李清照有词写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对项羽性格的中肯评价,这种性格是很难做到忍辱负重的!
其二,外部因素有很多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记载“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可以看到其实江东人已经很少虽然可以称王但是对于强大的汉军显得太渺小,而项羽一旦渡江称王就会被汉军残酷追杀。其结果也能有所预料。
第二,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第三,虞姬的死确实是有很大的助推作用,他一生挚爱虞姬,她死了,他只能是悲痛欲绝。
第四,忘秦复楚是他的第一人生目标,如今秦已忘也算是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有个死的理由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其余的都是弱者的说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为什么自杀?胜败乃兵家常事,刘邦又没有彻底输。刘邦的老本儿还在,关中地区始终牢牢的控制在刘邦手里。萧何从关中源源不断的给刘邦送来粮草人马。刘邦还有追随他的兄弟们豪杰们,这些人都对刘邦寄以重望。刘邦的理想报负还没有实现。刘邦没有理由自杀。而项羽不一样,项羽已彻底输光,前有大江无路可逃。刘邦怕死吗?怕死敢赴鸿门宴吗?怕死敢冲到战争前线吗?刘邦征英布回来时箭伤发作,拒绝医生为其治疗,说:“我以一个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运在天,虽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刘邦为什么放弃治疗,因为刘邦该做的都做了,没有什么遗憾了
上一篇:80后和90后在思想成熟的道路上是给自己如何定位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