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糖尿病患者在做造影检查之前,要不要停二甲双胍?
造影,乳酸,肾功能糖尿病患者在做造影检查之前,要不要停二甲双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研究认为二甲双胍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肝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I 功能,抑制电子传递,使氧化磷酸化受阻,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 水平升高,反馈抑制丙酮酸脱氢酶,阻止丙酮酸转化乙酰辅酶 A 进入线粒体氧化代谢,丙酮酸转而生成乳酸;同时二甲双胍抑制肝细胞内葡萄糖异生酶,使丙酮酸异生成葡萄糖受阻,这一方面促使丙酮酸向乳酸转化,另一方面抑制乳酸生成丙酮酸而进一步代谢。这里,二甲双胍就和乳酸有了联系。
乳酸,正常情况下,体内含量较低。在败血症、充血性心衰、缺氧、低灌注、脱水、休克、酗酒等情况下,血乳酸产生会增加。当肾功能受损,二甲双胍清除时间延长,导致二甲双胍血药浓度增高(如>5μg/mL,二甲双胍有效或常规治疗浓度<2 μg/mL)。
此时二甲双胍一方面增加乳酸生成,一方面阻止乳酸进一步代谢,导致患者在某些特定病理情况下可引起血乳酸水平的升高,以致发生乳酸酸中毒,即二甲双胍相关性乳酸酸中毒(MALA)。MALA 的死亡率高达 3%~50%。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报道,可以看到乳酸酸中毒的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均存在特殊的病理状态,其中主要为肾功能不全或二甲双胍超剂量服用,而这些高危因素均导致二甲双胍在体内蓄积,从而诱发 MALA。
3. 搞清造影剂与二甲双胍的关系
造影剂可能诱发造影剂相关性肾病,影响二甲双胍清除,导致二甲双胍体内蓄积,从而诱发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二甲双胍相关性乳酸酸中毒。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发生这一连锁反应的前提是患者已存在中重度肾脏损害或 / 及潜在的严重疾病。
型糖尿病患者做造影检查的机率有多大?
答:机率挺大的。不过未查到相关的文献报道,从临床诊疗过程观察得出此结论。
如:糖尿病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心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可能性较大,如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此外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其他系统疾病,身体某个部位的增强 CT 都需要造影剂检查。
目前造影剂主要使用碘帕醇、碘海醇等。这些造影剂大都是经肾脏排泄的,所以对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容易导致造影剂肾病。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不建议患者做造影检查,只能通过普通 CT 来诊治疾病。造影剂的剂量与造影剂肾病发病呈相关性,因此造影剂尽可能小剂量使用,同时造影前后要嘱患者多饮水或者给予静脉输液处理,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指南怎么说?(指南是我们的行医准则)
指南如是说:
1. 查证《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指出:在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2. 查证《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对比剂及全身麻醉术前 48 小时应当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3. 查证加拿大放射协会相关指南:eGFR<60 mL/min,在使用造影剂时需停用二甲双胍。
4. 查证欧洲泌尿放射协会共识:eGFR<45 mL/min,造影检查前 48 h 停用二甲双胍。
看来指南没有统一的说法,那么临床现在处置的现状又是如何?
目前,一些医院是造影检查前后 48 h 停用二甲双胍,如有肾脏病则造影检查前后 72 h 停用,有一些医院又是造影检查前后 24 h 停用二甲双胍。也就是说,临床实践中,大家做法也是不一致。
到底该怎么办?
1. 首先要明确的是二甲双胍不是造影检查的禁忌证,现有研究证实二甲双胍不是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在造影检查时应给与特别关注,尤其是老年患者。
2. 对于正常肾功、造影剂使用小于 100 mL(如脑部增强 CT),停用二甲双胍、监测肾功或许不需要,因为此类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可能性很低。
3. 对于 eGFR<60 mL/min,依据共识及指南停用二甲双胍 48 h 再行造影检查,待肾功保持稳定(与造影检查前相比增高小于 25%)情况下,至少在造影检查 48 h 以后恢复二甲双胍使用。
4. 对于 eGFR>60 mL/min,但需要使用大剂量造影剂检查(如腹部、盆腔、动脉等)时,也建议停用二甲双胍,造影检查 48 h 后恢复二甲双胍使用。
停用二甲双胍后如何管理好血糖?
停药,就要面临换药,就会面临血糖波动。在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要以大局为重,什么是最重要的,就要以什么为主。
因此对造影检查需要有很好的评估,如确实需要做,那药该停就要停。停了药就会出现血糖波动,为了减少血糖波动带来的影响,我们可能要采取一些临时替代治疗。
对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患者,此类患者血糖比较容易控制,根据情况,部分患者可以直接停用,部分患者也可将二甲双胍临时更换为阿卡波糖、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对于联合治疗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将二甲双胍换为上述几种药物,余治疗药物暂不做变动,或临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换药期间需要监测血糖,避免血糖波动所引发的相关急性并发症。
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对于肾功正常、造影剂剂量小的检查患者,可以不停药,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很重要。另外可告之患者,二甲双胍相关性乳酸酸中毒发生在中重度肾功受损和 / 或具有潜在严重疾病的患者中,且发生几率极低(10/100000),打消患者顾虑。
如发生 MALA,透析治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二甲双胍在体内不被代谢,亦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以原型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因此血液净化可有效地清除二甲双胍;同时乳酸酸中毒往往导致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是主要的救治措施。采取持续血液净化方式,血浆乳酸水平和二甲双胍浓度数小时后迅速下降。
最后,在停药与不停药的问题上主管医生应与影像科医生做好沟通,达成一致,避免一个让停,一个不让停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 Owen RJ, Hiremath S, Myers A, et al.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adiologists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update 2012.Can Assoc Radiol J. 2014 ;65:96-105.
2. Tao SM, Wichmann JL, Schoepf UJ, et al.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CT: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Eur Radiol. 2015 Dec 18. [Epub ahead of print]
3. Lencioni R, Fattori R, Morana G, et al.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ONNECT) - a clinical problem in daily practice? 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Acta Radiol. 2010;51:741-50.
4. del Pozo-Fernández C, Pardo-Ruiz C, Sánchez-Botella C, et al. Discrepancies among consensus documents, guidelines,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legal framework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Nefrologia. 2012;32:367-73.
5. Cayley WE Jr. Does metformin increase the risk of fatal or nonfatal lactic acidosis? Am Fam Physician. 2010;82:1068-70.
6. McCartney MM1, Gilbert FJ, Murchison LE, et al. Metformin and contrast media--a dangerous combination? Clin Radiol. 1999;54:29-33.
7. Shah AD, McHargue C, Yee J, et al. INTRAVENOUS CONTRAS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ON METFORMIN: NEW COMMON SENSE GUIDELINES. Endocr Pract. 2016;22:502-5.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