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的解答技巧有哪些?
句子,人物,文章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的解答技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初中阶段考察的一般有十种。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引用、反问、设问、对偶、对比。
举一个近几年经常考的修辞——反复。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
5、人物的描写手法和作用
这部分,不仅仅是阅读理解的必考点,而且在作文当中,如果人物描写写好了,也就是细节写好了,会给人一种感情细腻、表达具体、真实感人的感觉,这就属于你作文的亮点。
人物的描写手法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你要写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
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从侧面来说你要描写的人物。
以语言描写为例,我们可以这样答题: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____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___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6、赏析句子
这部分是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必考内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赏析:修辞手法上、人物描写的角度、环境描写的角度、从词语的运用角度、从写作手法上、从特殊句式的角度来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如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森林比作“海”、“墙”,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表达了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如从词语的运用角度来分析下列句子: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答:这里的“聪明”就是笨,愚蠢,是形容词的褒词贬用,突出地表现出因未能真正理解父亲爱心的产生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7、段落的作用
我们从段落所处的位置来分析,在句首、句中、句尾分别有不同的作用。
8、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阅读理解和作文当中的考察重点,阅读理解当中让我们解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作文中,环境描写同样是文章的亮点,好的环境描写可以使我们文章显得非常美。
环境描写有这几个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____气氛,烘托了人物____感情;寄托了人物的____情感;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预示的作用。
当然,在中学阅读理解当中,不仅仅要学会答题技巧,正确理解文章中心对答题有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多做阅读题,多读书,来提高我们鉴赏文章的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阅读训练是有方法的,首先让学生熟悉做阅读题的步骤:
1、大声读文章后面的所有题目。
2、带着题目大声朗读文章,边读边把每个题目的答案区域标注出来。
3、逐题反复读答案区域的内容,圈点勾画,找出答案的关键句、关键词。
4、根据题目要求,按照老师讲过的方法,写出完美答案。
通过训练让学生把这个步骤运用自如,阅读34分,学生就可以得30分左右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不会概括文章内容?其实应该这样操作,人人都应该掌握!
看视频更直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语文考试中,阅读题是必考题型,也是拉开分差的题目。如果你的孩子也对阅读题感到苦恼,不妨让他看看这个答题技巧和攻略,或许能帮助启发思路。
01 语文阅读解题意识和步骤点拨
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
1、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2、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
3、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
4、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
做阅读题的流程
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
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
3、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
4、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02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所写事件
常考题型: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关于谁的几件事/一件事。或者“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 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①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
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 、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可用这样的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 “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考点二:品味题目
常考题型:
①为什么以此为题?
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答题技巧:文章的标题是“文眼” ,统帅全文。它的作用主要有概 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
答题技巧:
(1)先看题目本义:词语含义 概括内容(点明写作内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
(2)再思考深层含义:中心(主旨) :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 人物: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是作者感情触发点) 结构:线索、悬念 表现手法:象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