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到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诗心早死了,这是真的吗?
的诗,诗歌,的人读到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诗心早死了,这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中国人的诗心死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说的好听点这叫信口开河,说的难听点就叫信口……瞎说。
为什么这样说呢?不说别的,仅看看咱们今日头条之尚可网里就有多少诗歌爱好者,每天都在那里孜孜不倦地辛勤笔耕,吟诗作对。尤其是创作对联,它和诗歌一样,都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但却比创作诗歌的难度还要高。尽管如此,我们的条友们却是知难而上,热情饱满地在学习,在创作,在提高。
象这样的情况在这里明摆着,怎么可以说中国人的诗心死了呢?
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已经成了很多人毕生的追求,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以诗言志,以诗道情。
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充满了诗情;祖国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充满了诗情;人民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充满了诗情……中国人的诗心又怎么会死呢?
因此,中国人的诗心不但没有死,而且永远也不会死!千秋万代!
谢谢悟空君邀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简答。读到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诗心早死了,这是真的吗。诗心没有死,而在崛起。从五四运动以来,诗将向大海一样,无穷止尽。写旧诗的,写新诗的,写诗歌的,写唱曲的,写心语的,写顺口的,等等。遍布全国,代代有才,新华书店,历历万本,藏书库架,架架堆满。诗多如博海,都是政治才,一代策略过,藏书库中埋。无亿待千万的诗,以超乎古代每一个朝代的数量,不要看盛唐诗多,现代的诗比唐朝多几倍的量,每天产诗量无从估计,都是政治下的产物。随潮流在浪波颠峰中,一浪一波来,一波一浪去,一潮一滔埋,新潮又起来,浪在政治的舞台,只有山水田园诗,怎是翻去又翻来,其它的诗想到就头抬,不合潮流清去才。怎能说诗心早死呢?就我家个人近年来藏书里,就有改革开放后的诗十万首之多,汇总的不算,个人出版的就有百余本,诗的产量无从估计,大都是夸,颂,赞,咏,歌,荣,脱不了政治干系。人心给政治染化了,诗也政治化了,来得多,去得快,只有伟人名人才存在,其它都去跟时代,随去新来。诗心在正能量中升华,诗心在正能量中抒来,诗心在政能量中生财。今天不同了,自由了,有点古人式风范,任所欲为,只要不犯政治,随口粘诗,任着你的灵感,随着你的心情,好诗百出,特别在《打工者》杂志上的诗,一个道出新潮中,流浪打工的抒情诗层出不穷,诗诗感怀,苦中之态,首首精采。《今日头条》上今天也不同了,一个古人态式的写诗方法,在启萌慢来,不久的将来,象李白杜甫的诗人定有存在,让人们在历史的潮流中检来。政治家们,政治文学管理家们,不要束缚诗的政治性,诗人是反不了天的,让他们去感受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社会,让他们灵感自然,不受政治空制,让他们开怀抒情,好诗,好诗歌,好词,定会超乎古人的人,定会峰涌而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写这篇文章的人,请让他来我们的头条看看,这里不论是挥汗如土的农民工,还是坐镇公司头把交椅的企业家,有六零七零后的大爷大妈,也有零零后的少男少女,他们在百忙之中吟诗作对,辛勤笔耕,尽管写的有优有劣,良莠不齐,但他们爱诗敬诗,尽管不拿一分钱的稿费,仍然仔仔不倦,废寝忘食的吟词作赋,他们不为钱不为利,仅仅是喜欢,难道这就不是诗心吗?是!这就是真正的诗心。
只要有他们这些喜欢诗词的人,中国人的诗心就不会死,中国的诗词文化就能代代相传,永远的发扬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管很迷茫,但我还是在写。如果您真的关心诗歌,请到我的文章里支持一下,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的诗心从没有死,而是钱心太重,文人的风骨怎敌铜臭。从物质上看,最是落寞诗书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友的邀请!
在中国的文化历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在主观愿望未达到人们预期的时候,就会有人开始评议评论。有的说得是非常客观,有的则说得匪夷所思,大有哗众取宠之嫌。好像他能预知未来,看透一切似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能事,这就是当代有些专家精英的言辞。
上一篇:现在的地产行业里,产业地产貌似很火,和传统住宅地产相比应届毕业生去哪个更有前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