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有效克服拖延症?
目标,你的,自己的如何有效克服拖延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20天养成习惯!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一般一个行为连续实施了20天,就能形成个习惯,就是常说的,不干,反而不舒服了。
以上是我的经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您可以关注我,这里有更多的心理学方面的探讨,与大家一块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许你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人。喜欢给自己树立一些目标,制定计划。但计划和目标订的虽多,但达成率却不高。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去做了实际意义不大的事情或者浪费时间,做事效率低也使得你总是加班。你也意识到拖延、没有执行力是阻碍我晋升的重要因素。经常感到十分自责,痛恨自己无能,但抱怨过后,该咋的还是咋的。依旧散漫拖延。自己难以改变,就尝试借助外力来改变。听过一些专家课程,学过一些方法,但作用都不大。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很多方法没有普适性。于是要先找到导致推延的原因。
为什么会拖延呢?
经过分析,我觉得这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1、完美主义太强了,想将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完美,找到最好的,无可挑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导致我的心理负担很大,总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犹豫不觉,于是陷入无尽的拖延。其实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复杂,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期望太高。你的任务和工作就像一个木板,当它架在离地一米高的位置,你可以轻而易举走过去。但当木板架在100米的高空,你就会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甚至两腿发软。你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就是将木板架在了100米高空。所以想要改变拖延,就要先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改变完美主义。
2、推延也来自于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
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人,让他当众演讲一次。他就有可能不断拖延下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险。要想改变,就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不要总是那自己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作比较,自己身边的人有几个又十分完美呢?要相信不属于自己的,可能费了再多的时间经历,你也还是得不到。活在当下,做好眼前事就行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找到了心理因素,对症下药,我的拖延才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现在做事效率高了不少,也不再抱怨和自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早起开始
控制不住早晨的人是很难控制好自己的人生的。
早起后锻炼身体,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有了好的身体才有好的精力,有了好的精力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
而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是一时说的,当你身体在病榻上的时候,你除了想着希望自己的身体能早点好起来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了,身体不好不仅自己受罪自己的家人,父母、爱人、孩子都会跟着受罪!
然后早晨就开始做好当天的计划,计划好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要做哪些事情,然后根据自己的计划,做好一件事情划掉一件事件,每天做好自己的计划了,那么你的拖延的毛病也就解决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道你的拖延症非常严重到什么程度,如果拖延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社会功能,比如工作,学习,生活,那么可能不是一些普通的方法就能奏效了,需要进入客体关系进行治疗在潜意识进行调整。比如我曾经治疗的一个案例,他当年是第一名考进的上海知名大学,从上大学起,他生活不能自理,成绩越来差,拖延程度非常严重,拖延了四年到了大四,还有十一门科目没有考过,家长只好带来做心理治疗。
从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角度来讲,妈妈是世界上第一个客体,是那个应该接住我的能量和需要的人,如果她可以做的很好,孩子就会感觉可以自由的伸展自己的能量,可以全情投入而不用有任何后顾之忧,投入情感和精力是一件安全、快乐、享受的事情;长大后,这样的投入模式就会延伸到与工作、以及与其他人等建立的关系中;否则的话就会一想到要“投入”某件事或关系就会被唤起这种焦虑不安,潜意识会忆起曾经全情的投入是痛苦的、不快乐的记忆,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拖延症,拖延症真正的含义就是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投入,害怕去投入。
如果我们的内在小孩受伤了,那么他需要被关注,被呵护,才能被治愈。因为我们的内在小孩觉得,自己的生活当中累积了这么多委屈,他需要补偿自己。我们做这些明知道是错的事情,内在小孩也要任性一下来安抚自己,“我已经够可怜了,难道不能够让我任性一下吗?”因此会出现拖延,躲避责任,或者一直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上面谈到的案例,我们通过进入潜意识对他内在小孩的进行疗愈,我让他放松身体,下楼梯走进地下室,在楼梯的转角看到一面镜子,镜子里的出现了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坐在角落里一直哭很难过和无助……经过这样不断地进入潜意识疗愈内在小孩,这个同学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了改变,慢慢地能看书了,能自己完成作业了,当然现在也大学毕业了。
这些是比较严重的案例,当然如果你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那么我还可以给你一些实用的方法。
改变有很多方法,今天我们要教其中的一个小技巧,叫做微习惯,就是微小的习惯。这个说法来自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他提出这样一个想法,刚好就是把定过高的、无法实现的目标给倒过来。我们把高到离谱的目标拆开、简化为很微小的,做起来不会失败的小习惯。
像我就做过这样的事情,我很怕我自己读的书太偏向某一类,所以有的时候会逼迫我自己,读一些跟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有关的书。这些书说实话,有时候我真的念不懂,念不下去,我就会把这本书放在厕所里面,每一次上厕所的时候,不管时间长、时间短,我就被迫只能够看这本书。时间就算短到只能够读其中的一小段,或者只能够读其中的一页,也没有关系,它就是胜过我面对整本书都读不下去的那种恐惧感。每次读一页,久而久之我就发现,莫名其妙地把这本书的大半部分给读完了。
上一篇:有人说在投资的问题上穷人的算法和富人的算法不同,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