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王守仁?
他的,圣人,心学如何评价王守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朱熹在提到他的知行理论时这样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明显是对朱熹进行了批判,他提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以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朱王二人都看到了知行二者的辩证统一,互不分离,朱熹将二者分别对待,认为即便知行常相须,然而终要分个轻重先后,而在阳明,则认为知行不应区别看来,这是一个有机整体。他重新诠释知行的含义,将宋儒以来的真知观念纳入他的“知行”当中,认为真知必能行,不行不足谓知。传统观念是不容易被打破的,王阳明不得不面对对“知行”的解释,所以他用传统的知行意义进行的重新解构。
纵观王守仁的一生与其思想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阳明思想的形成与其经历和他实干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王阳明早年入出佛老,精研兵法,后又崇尚朱学,二十八岁登科及第后走向仕途,励精图治,从事刑部与兵部,三十四岁因书宦官刘瑾把持朝政,被下放贵州龙场,做庐陵知县。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反思朱学之弊,寻找生命的意义与去向,方得理在心中的觉悟。在他随后的十几年中,平定农民动乱,镇压朱宸濠,平复少数民族暴动,于明王朝而言可谓功不可没,是历史上仅有的真正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他早年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在“格物”的问题上用功,向外寻觅事物之理,大病之方后知此路不行,直至“龙场悟道”之后,大悟圣人“格致”之功不应向外求,应向内把握自己的良知本心,将“格物”之“物”,理解为“事”,即只有人的参与,物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实际上是把朱熹所说的“天理”,拉回到人自己身上,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晚年王阳明又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以此诠释《大学》中的进学修身之次第是体之惟一,用之惟精,以至“止于至善”的“万物一体”境界。这不仅是因为他有着传奇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如早年的思想迷茫,中年时期坎坷的仕途,艰难困苦的人生经历,以及晚年居功甚伟的功绩,更是由于王阳明是一个真正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人,一个将理想与生命结合起来的人。一个务实的人,往往会对空谈学问产生质疑,而王阳明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并且重新诠释了知行二字的含义。当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更多的强调的是伦理道德层面,对于事物本身的讨论很少。在王阳明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唤醒一个人的道德主体意识,他告诉世人,理在心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心体,而道德认知与践履的选择,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不应向外求,发挥好主体能动性,求得向善之路,致良知,是每个人作为社会一份子义不容辞的事情。道德主体理性的自我重建,不仅包含对知或行的认知,更是对整个知行过程统一的认知。知行合一思想在阳明学中并不是孤立的,它融汇于王阳明整个思想全部与人生追求当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能定国知天下,武能持弓平宁王,悟心性超凡入圣,布心学知行合一。
简单说,王阳明是个真正的奇才,不管正史野史都是对他赞赏有加,文物双全,即是军士大家,又是个圣人,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神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继承了大学的格物致知,完善了知行合一,把儒家思想传承延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00年来一圣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喜欢在背后说他人好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说王阳明(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另一个圣人是孔子,半个圣人是曾国藩),在下不以为然。
圣人不是随便叫的,是有标准的。
庄子说:“我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有三个层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大意是,至人即合道之人,内心已然没有小我,与天地万物合一;次一等的神人心中还有小我,但是没有了功利的概念,因为一切是遵道而行。再次一等的是圣人,而圣人教化民众不图自己出名,甚至人们却都不知道他是谁。)
很显然,追求功名的王守仁并没有达到圣人的标准。
阳明先生的《心学》近些年也大行其道,坊间很多传闻,很多伟人都是阳明先生的粉丝,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的典故更是让粉丝津津乐道。
但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是伟大的《心学》竟然后继无人,除了王阳明本人依靠自己的理论实现“立言,立德,立功”之外,古往今来竟然没有其他人凭借《心学》来达到阳明先生的丰功伟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上一篇:马尔代夫游泳和浮潜冲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