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雍正王朝》剧里面,按雍正的雄心能打开国门,接受西方科技吗?他的思想是很超前的吗?
雍正,清朝,康熙在《雍正王朝》剧里面,按雍正的雄心能打开国门,接受西方科技吗?他的思想是很超前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雍正王朝》剧里面,按雍正的雄心能打开国门,接受西方科技吗?他的思想是很超前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没得洗,别说打开国门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就是打雍正这里开始的。
雍正元年十二月,雍正颁布敕令:“安插洋人于澳门,改天主堂为公所,严禁入教。”从这一年开始,天主教在中国被严格禁止,洋人几乎被驱逐殆尽,这普遍被认为是清政府闭关锁国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说是“真正意义上”,是因为在康熙年间,政府也曾下达过海禁令,但是当时主要是针对台湾郑氏家族所进行的战略层面上暂时性的政策。台湾收复后,康熙皇帝旋即解除了海禁令,并且准许百姓和洋人进行贸易。一时间,中国和西方的联系又热络了起来。
但是到了雍正这里,就行不通了。由于罗马教廷认为教权第一,政权其次,这与中国尤其是清朝“君父至上”的思想严重违背。所以雍正在登基一年后,开始广泛地禁教,并且逐渐关闭了对外贸易的窗口。
诚然,在雍正朝,郎世宁等洋人还活跃在朝堂之上,但他们的地位其实无非只是皇帝的宠臣,皇帝也只是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而已。雍正虽然有不少自己穿着洋装的画像,却只是个cosplay爱好者,不打算也不可能推行西化。
至于说他的思想超前,更是笑话。清朝的皇帝就没有思想超前的,他们想的只是不断固化自己的统治,而不是将国家推动的更加繁荣富强。他们所做的事情,几乎都可以用稳固自身统治的逻辑来解释,根本谈不上什么超前。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的答案用两个字来回答,就是“不能”!用三个字,就是“不可能”!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分析过。
我们先说雍正的思想是否超前。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从明朝后期开始,西方的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相对先进的技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以农业为国本,因此在科技道路上走的是经验型路线,即根据先人的经验得出科技成果,比如火药、农历等;而西方则正相反,西方科技道路走的是科研型路线,即通过不断试验得到新的成果,比如黄色炸药、钟表等。
毫无疑问,西方的技术水平相对于清朝而言是较为先进的,所以对清朝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好在清朝前期的皇帝相对开明,康熙在学习四书五经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西方的新技术。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100多本。
清朝前期,大量传教士进入皇宫,成为宫廷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到来对清朝皇室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案例就是汤若望建议顺治将皇位传给玄烨,成就了康熙大帝。康熙年间,曾经派遣传教士随同大臣索额图赴尼布楚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可见康熙对传教士的器重。
对传教士器重的同时,是康熙不断接受西方技术,使自己的造诣得到了很大提升。康熙作为雍正的父亲,对雍正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雍正可以说思想也是十分超前的。
这里的超前,是相对于其他被愚民的广大国人来说的!
正是因为超前的精神,所以雍正继位后开始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清朝的发展!
我们回到正题:如果雍正打开国门,能否接受新思想?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即:
一是清朝真的闭关锁国了吗?
二是雍正打开国门真的能接受到西方科技吗?
我们仔细来看,静夜史认为:
清朝从来就不是教科书上说的那样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是什么?是完全关闭国门,不与外界交流,这种情况在我国基本没有出现过。即使在上世纪对外开放前,当时的西方国家和苏联围堵我国,我国仍然保持着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
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什么意思呢?本质上是以国家资本挤压民间资本,最终实现对外贸易的垄断。这是国进民退的典型特点。
这种搞法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口岸的关闭,但是港口只能让官船停靠,你说怎么办?
这种搞法不是清朝的专利,即使号称开放的汉唐时期,也是这样的搞法。宋朝活跃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基本都是官营性质的,由于收入丰厚,政府有意垄断对外贸易通道,让民间资本退出市场,最终不用关闭口岸,民间自然就“片帆不许下海”了!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进民退是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每出一次海,就对沿途的民间资本进行一次扫荡,前后七次下西洋,整个商路都被大明政府垄断!
“清承明制”的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并没有做出革命性变革,所以所谓的闭关锁国并不是全部关闭贸易口岸。
康熙时期,为了取得平台的胜利,康熙规定浙江、福建、广东沿海进行迁界禁海,导致海运从此萎靡。但平台之后,随即恢复了对外贸易。只不过,都是官方贸易。
此时的西方殖民者,开始纷纷进入清朝近海,他们中的很多人确实是想做生意的。但是相当一部分人,比如英国人,是想来侵略的!
因为知道英国人的德行,所以乾隆规定英国商船只能在广州十三行停靠,然后由陆路北上北京,此项规定是为了保护北京。而且这样的规定不是一视同仁的,比如比较守规矩的葡萄牙人就获准可以北上到日本和朝鲜港口停靠。
再加上当时的清朝保持着庞大的藩贡体系,很多藩属国比如琉球,就只能漂洋过海来朝贡,如果清朝真的关闭了口岸,岂不是连朝贡国也不能到清朝了吗?
所以清朝绝对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把自己装在笼子里自娱自乐。
再说加入雍正选择拥抱世界就一定能够接收到西方科技吗?答案还是否定的!为什么?
这里还是有两点原因:
一是受到父亲康熙影响,雍正对西方科技只是好学而已,仅此而已;
二是西方国家从来不是善财童子。
第一点很好理解,康熙为什么要接受西方技术呢?很简单,一是好玩,二是可以装X。康熙在位期间,常常在大臣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学,不仅如此,他还喜欢拿着自己对四书五经的曲解去戏弄汉臣,打击他们的自尊。
上一篇:欠钱不敢跟家里说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