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真正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为什么都是魏国跑过去的?
魏国,秦国,人才真正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为什么都是魏国跑过去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尽管秦国的外来人才并非只来自于魏国,但魏国的确是向秦国输送人才的一个大国:商鞅、张仪、范雎三人皆来自魏国。魏国为什么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人才?战国初期魏文侯在位时始终坚持礼贤下士:政治上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民政上任用西门豹治理地方,军事上任用吴起、乐羊等名将,学术上重用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魏文侯在学术思想领域采取兼收并蓄的模式:对儒家、法家和黄老之说均不排斥,一时间法家、兵家、纵横家均活跃于魏国。魏文侯用人不问出身只看能力:吴起、李悝来自卫国,乐羊、西门豹出身平民,翟璜来自戎狄部族......只有是人才魏文侯都能倾心任用。这一时期魏国的的教育体系并不仅仅只注重修身养性,也极其重视经世济用。在人才使用方面魏文侯也能做到不拘一格:法家的李悝、兵家的吴起、儒家的子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魏文侯都能扬长避短,为每一个人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魏国是战国时代率先变法的国家——事实上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明确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主张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春秋时代各国基本都保持着贵族世袭制度:贵族子弟生来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并能继承祖先的爵位,平民子弟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出头之日。李悝制定了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公务员选拔机制:一大批有作为的平民子弟得以跻身魏国朝堂,从此中国的朝廷官吏开始由世家贵族世袭逐渐演变成考核选拔职业文官。魏国尽管是一个人才大国,然而魏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也异常严峻:魏国作为战国前期的文化中心曾培养出吴起、商鞅、孙膑、庞涓、乐羊、乐毅、张仪、公孙衍、范雎等诸多人才,然而这些人才之中吴起离魏赴楚;孙膑离魏赴齐;乐毅离魏赴燕;商鞅、张仪、范雎离魏赴秦;即使是最终选择效力于魏国的公孙衍也曾一度入秦......由此可见魏国不仅向秦国输送了大量人才,简直就是战国时代第一大人才输出国啊!为什么魏国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人才却最终留不住呢?事实上魏文侯死后魏国的用人政策已悄然改变:各个实权部门都被功臣阶级后代占满了,他们的阶级已然固化了,外人想要进入魏国的实权部门太难了。而魏文侯之后的历代魏国君主也不再有魏文侯那种礼贤下士的作风了——关于这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魏惠王与齐威王在逢泽之畔狩猎。射猎完毕后魏惠王拿出十二颗大珍珠向齐威王炫耀道:“我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齐威王听了这话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我的珍宝与你的不大一样——你的宝贝是死的,而我的是活的:我有大臣檀子,让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为寇作乱,泗河旁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见;我有能臣盼子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在黄河上打渔;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燕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过来要求居住于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有良臣钟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这四位能臣贤相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倒是个有趣的问题,不由想起晏婴所说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这句话,用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在秦的崛起史中,商鞅、张仪、范雎三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皆来自于魏,这三人在魏时,商鞅不过是魏国丞相公叔痤府的一名中庶子;张仪早年仕于魏不过一介寒士;范雎不过一名普通的门客。然而此三人一到了秦国立马建功立业拜将入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才。到底是魏国人“不识货"呢,还是魏国妒贤嫉能呢?
纵观魏国的发展史,魏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魏文候起魏国首开礼贤下士之风,养士并非战国四公子的“专利”,真正兴起养士之风的则是魏文候,四公子不过是跟着葫芦画瓢而已。早期的魏国大揽四方之士,加上李悝变法在魏国推行,凡有识之士都来到魏国试图一展才华。如孙膑、庞涓、吴起、商鞅等著名人物首选便是魏国。一时间,诸子皆以能在魏国任职为荣。
前期的魏国可谓人才济济,可人才济济的魏国并没有因此形成合力而继续强盛,反而出现人才排济人才的局面。如吴起遭公叔痤驱赶、庞涓害孙膑,尤其是庞涓迫害孙膑一事,在当时的影响巨大。
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内人才排斥人才的风气并没有引起魏惠王的重视,反而越演越烈以至一发不可收拾。魏惠王初期上将军庞涓与魏相公孙痤政见之争形同水火,由于庞涓有鬼谷子高徒光环,深得魏王信任,对公叔痤的意见建议根本置之不理,在政见上公叔痤建议惠王继续维护魏国霸权;而庞涓则主张灭国统一方略。惠王始终认同庞涓的灭国统一方略,开始四处吞并,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就是庞涓的灭国方略促成的败局。
由于惠王听信于庞涓冷落年迈的公叔痤,对其推荐的人才更是视而不见。公叔痤临终前向魏惠王推荐了时任中庶子的商鞅,说商鞅之才远不低于庞涓,但没有得到重视,并笑公叔痤病得不轻,结果商鞅离开了魏国投奔了秦国,并在秦展开了著名的商鞅变法。
如果说魏国人踩人的现象是在早期形成的,那么人踩人的风气则是魏惠王助长起来的。庞涓去世之后,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惠施挤走庄子的例子,彼时庄子名鹊起惠施怕庄子代替其成为魏相故挤走了庄子,其实庄子并没有心思当官,只是惠施担心而已。
魏国内人踩人的风气积重难返,相比秦国则刚刚起步,恰逢秦孝公即位励精图治开始向诸候各国招揽人才,加上秦孝公胸襟广阔,商鞅选择了秦国,并在秦孝公建立“客卿制度”上完善用才制度,为秦国后来涌进大批的人才奠定了很好基础。这个制度便是“客卿制”。
秦国“猛将起于伍卒,贤相始于客卿”。客卿制是秦国选才用才的重要保障,凡是人才进入秦国任职首先任客卿,客卿其实就是个提供平台展现人才能的职位,虽无实职,但是展现人才能空间可以放到无限大,一旦在客卿的位置展现出才能立即得到重用。如张仪首任客卿通过外交图径收回河西、范雎首任客卿罢黜“四贵”。
魏国的用人不当成风与秦国完善的用人机制形成了鲜明对比,“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说的其实是土壤与气候对同一物生长影响带来的不同结果。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事,大概是这个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