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就不停的给孩子报兴趣班,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孩子,兴趣,家长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就不停的给孩子报兴趣班,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交朋友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个人行为。为什么要追求想发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大人要从玩入手,其实玩也可以学习,不要对孩子过度开发,如果学前玩的多,上学的时候可能会对学习感兴趣,如果学的太多,上学时就会对玩特别感兴趣,各种兴趣班应该采取孩子自愿,如果学习还有无聊的闲暇时间,孩子对某个科目感兴趣可以报名兴趣班,否则,适得其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是长跑。
这句话只是家长心理不均衡影射到孩子身上。
兴趣班,你得先知道孩子有没有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当年,这句话影响了很多的人。正是在这句话的影响下,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快速成长,也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家长们给孩子报了很多的兴趣班。
从现在来说,这句话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就没有起跑线,我们从哪里开跑,目标又像哪去。孩子们的成长一定是多元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或是孤立的。因此当孩子不停地奔波于兴趣班的时候,孩子们累,家长们更累。效果却并不显著。
我们的孩子的学习一定是马拉松。我们知道马拉松式长距离的奔跑,它并不强调开始时谁跑得快一些,因为跑得快的不一定能跑到终点,只有不断坚持跑的人才有可能完成最后的冲刺。
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确这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可以为孩子加油鼓劲,也可以为孩子提供种种帮助,但是在比赛场上,只有孩子不断坚持、不断努力,向着目标奔跑,他才能成功。所以不要在意你何时开跑,更不要在意你落下多久,你要在意的是你能比别人坚持多久,我想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句赚钱的广告词,令全社会驱之若骛。水涨船高,花样翻新……金钱是实质,受苦受害的是孩子!...并不是反对搞兴趣班,孩子在成长中应该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但支持在学校进行!过去的少年宫,留存了多少童年的美好记忆,为什么现在时代进步了,这种正规温情的机构却少之又少了呢?社会上利用这口号赚钱的地方太多了,魚目混杂又不安全,误人子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催生了"兴趣班",反过来,"兴趣班"也践行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有需求就有被需求。
"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提法一经媒体传播,就得到了公众的认可,特别是年轻的父母。大的上补习班,小的上早教班,特长班,甚至胎教也成了准妈妈的功课,起跑线被人为的越来越超前。原因很简单,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成为人中龙凤,出类拔萃,有个美好的前程,这无可厚非。所以各种兴趣班应运而生。
反过来,家长们为了所谓的培优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气质、能力或技能,还是期望孩子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都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需不需要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些领域确实感兴趣,可以鼓励支持,并要求他持之以恒,坚持下来了,可能是他们一生随身携带的财富。如果经过尝试,孩子确实没有那些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就算了吧,硬逼着学的效果不会好。
耕耘未必就有收获,半途而废的占多数。一是因为年龄小的孩子对事物的关注度容易转移,今天喜欢的明天未必喜欢。二是因为年级越高课业负担越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继续学习了。时间久了,所学的也淡忘荒废了。
家长要帮孩子理顺兴趣爱好与文化课间的关系。把兴趣作为傍身之计的为数不多,大多数人只是作为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如何预防肩袖损伤和肩袖撕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