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取消补课机构,学生能减负吗?
孩子,校外,家长取消补课机构,学生能减负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对得起这个称呼,必须尽职尽责,国家给你们的钱够高了地位也很高了,为什么你就不能教育好你的每一个学生呢,困难是有的,你们必须战胜困难为祖国培育出合格的人材,这就是硬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种只治标的办法,他对穷人更不利,有钱人请家教上门或几个好友共同请,钱花得更多,穷人家只有看的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校外培训机构扰乱了正常的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过评论后才知道,不是学校、老师怎么了,而是这个社会把家长逼得抓狂了。校外补习,个人认为就是杀鸡取卵的事,先说小学,其实我们都知道,小学的知识太简单了,学校六年的时间是绰绰有余,家长们不放心,天天补习,为的什么?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确让孩子们输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我的孩子现在读初二,他们学校大部分孩子是没日没夜的学,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8小时。周末更是层出不穷的补习,一般的是四五门,多的有十几门,周末的课程表排得满满的,看得让人心疼,不料孩子家长却非常镇定的说:现在不用功,免得以后后悔…进入高中后,睡眠时间就更少了,每天能六个小时的都不多了,下课时间大家都是埋在课桌上…大学了,离开家长了,终于自由了,在孩子们看来,他们的学习任务已经结束,所以开始报复性的玩耍,终于在最该冲锋的时候,一个个倒下了,所以中国教不出诺贝尔奖的真正原因就是:教育是一个长跑,高考不是终点,应该是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毛病!不想上就别上,不就得了!取消干什么?我还想上呢!!!这是我的人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复杂,先了解一下这个概念吧。
真的能快乐学习吗?(以下我讲的学习不止是文化课,还有艺术的学习,任何一门技能的学习,入门很容易,但是精通很难,一定是要有很大付出,哪怕贝多芬有音乐天赋,但是钢琴的训练强度很大)我大一开始做培训班,那个时候我觉得学生压力大,自己做培训一定跟孩子放松,寓教于乐。虽然学生都喜欢那样的课堂,但是过了一年多,有个学生中考,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他特别恨我,虽然在喜欢我的课堂氛围,但是他并没有获得好的成绩。这对我打击特别大。后来我开始研究真正的好的教育,去过美国,去过欧洲,看过各种书,也采访过很多985大学的学生。发现,无论在哪里,无论是谁,想学好一样东西,一定是要付出,学好的过程一点都不好玩,那些本是精英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更加苛刻,但是他们更多是鼓励孩子完成一件事。毕业后自己又在长沙连续创办了两所学校,一直践行好的教育,有时候学生压力大,为了更好的的疏导学生的心理,又读了中科院的在职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四年多,有53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很多上好学校的孩子,无论孩子,还是家长背后都付出了很多,我上课时有40左右学生,一般也会有30左右家长听课,回去帮学生复习,一起成长。我知道孩子上课也累,也经常是鼓励,上课途中开个玩笑,但是也会激励学生,生命要绽放,必然要积累能量。
有自古以来都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国外也是)要想学好一门技能,一定背后付出较大努力,从中考开始进行分化,成绩好的,上好的高中,高考是成绩好的上好大学。成绩能考好的,大部分学生一定是自律性强的,因为他们知道成绩考好背后一定是克服了人性中的缺点。
但是我们很多家长误解了所谓的快乐学习。学生压力过大,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一定及时的进行调整干预。但是想成绩(不光文化成绩,也包括其他领域的成就)好,不可能寓教于乐。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先贤说应该寓教于乐。教育哲学家从来都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刻意练习才可以学好一门技能,刻意练习。要求重复训练,重复的东西不好玩。刻意练习的时候,你一直在遭遇挫折、在犯错误。犯了错误被人指出来,这件事儿一点儿都不愉快。你要不停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真正学会为止。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学好一门技能一定是好的方法+持续的坚持,两者缺一不可。
上一篇:巴拉格宗有哪些景色是必须去看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