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黑坑怎样选择钓鱼小药?
鲫鱼,鱼饵,钓饵黑坑怎样选择钓鱼小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与传统植物或动物型香源物质被水溶解慢、浸出香源不断、持续时间长相比,呈粉状的化学香料虽然在空气中香气四溢,入水后的传播是不是也像空气中一样就难说了。不过化学香料品种多,薯香、芋香、菠萝香、草莓香、麦香、奶香、玉米香……几乎无一不能合成。
于是由人的嗅觉推及鱼类,形成了三种用“药”套路:1.招鱼慢,鱼不咬钩是没用对小药,怀疑应该是草莓香却错用了菠萝香,于是备下各种昧型的香精,至于哪种合适,试着来。2.鱼有一口没一口,有口也是吻而不吞的轻口,以为是香不够,于是加大剂量,从0.5克、1克增加到5克、10克。3.多人比邻而钓,因其中一人连续上鱼而心中不服,可是调整线组、浮标、,能用的招都用上了却情况依旧,于是有对方胜在小药的认识。之后钓箱中多了些瓶瓶罐罐,形成小药依赖。小药神奇是因为它有促进食欲,改善鱼口的作用。以香精形式出现的粉状小药几十、几百毫克就能使整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在人的嗅觉感受中,同是香味,化学香精的香是中药型小药的10倍、20倍。同时中药不好找,无医生处方要买一味两味药也不现实。另外,竞技70~90分钟一场,中药缓释,见效慢,时间上不允许。基于以上原因,以粉状化学香精代替中药型香料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香精外,化学合成的粉状小药中还有一些无味或微酸微咸的药物,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蛋白质类、氨基酸类和维生素类。作为能被鱼吸收的营养物质,氨基酸品种繁多,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组氨酸等等,其中有些在天然饵料和有机饲料中含量很低,必须在饵料中添加这些药物才能促进鱼的食欲。例如缺乏维生素B2,鱼会食欲不振,游动缓慢;缺少维生素B1,会造成鱼运动失调,乱窜甚至痉挛。钓伤嘴鱼是竞技钓鱼绕不过的话题,特别是两天6或8场比赛的第二天,同池竞钓,相邻两个钓位的钓手饵味、饵色、饵形、重量、状态一模一样,甚至线组、钓法都一样,却有天壤之别的鱼获。一人鱼讯清晰,连连上鱼还竿竿不落空;一人则困惑于鱼讯晦涩,提竿无鱼。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从钓技和钓术上找原因的,可是钓饵也一样啊!因此只能从小药上找原因,那就是用了无味的氨基酸或维生素。为什么前一天不用或少用,而要第二天才见效呢?答案是经过一夜休整,伤嘴鱼在自愈中恢复并形成了对维生素类药物的依赖。从养鱼角度来看,颗粒饲料除了有足够的蛋白质、纤维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否则就称不上科学养鱼了。钓饵中加药物客观上起了助鱼疗伤的作用,但即使不能立竿见影,钓色人也相信了。
粉状小药的另一种是虾粉、鱼粉、鱼腥素以及由其他水生生物干制而成的粉末。严格说,它们不属于药,而是调味剂,只是用量少才称为药的。例如南极虾粉、北极虾粉、海藻粉、鳕鱼粉、秘鲁鱼粉等等。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别,同一种鱼会呈现嗜香和贪腥的区别。例如水深3米的淤泥水底,鱼龄3年的大鲫多沉底摄食,倾向于腥味饵。水深1~1.5米的硬泥底,鱼龄不足1年的幼鲫经’常离底摄食碎屑或粉末状的悬浮饵,宜用香或淡香饵,可是幼鲫沉底了也会吃腥饵。因此有的放矢,根据鱼的食性倾向用腥饵或香饵,另外借助粉状小药临时改变钓饵的味型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原则。
然而不管什么 “药”都有一个对症下药和用量多少的问题。药用对了药到病除,剂量把握准了效果立显、相得益彰;药用错了不仅治不了病,还会生出其它病来,若剂量过大则又物极必反。如化学香精类小药用多了,鱼浮躁,本来沉底的不沉底了:鱼在香味的刺激下频繁吻饵,却又碍于伤嘴而吸食乏力就是小药惹的祸。粉状小药两个缺点,一是以人度鱼,能骗过人的鼻子就行;二是扩散快,空气中是一种效果,入水后如何难下结论,所以要悠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钓友你好,很高兴交流这个问题!小药现在成为了我们黑坑必备的东西,感觉黑坑不用小药心理就没底一样。至于小药的作用,个人觉得只是起到增加味型,提升饵料在水中的穿透性,增加诱鱼效果。当然,至于怎么选择小药,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随季节而定。不同的季节,同一类鱼对饵料的味型喜好也不同。如鲫鱼在冬季喜欢腥味的,而夏秋季节喜欢腥香味的。其它的鱼类也是一样的道理,所有小药的选择也要根据季节来适时调整。
2.随钓场而定。很多时候,同一类鱼在同一个季节的同一个地区的不同钓场它们的口味都不一样。就拿我们这里的黑坑来说,同样是放一个地方的鲤鱼,在西站塘子喜欢薯味而在小坡塘子喜欢果味。
3.随目标鱼而定。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喜好味型,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鲫鱼个人觉得他们喜欢腥味,而鲤鱼喜好甜味、薯味要多一点。因此我们在做钓的过程中要根据目标鱼的不同来选择用什么味型的小药。
4.随鱼情而定。在鱼情好的时候,个人觉得小药的量可以多一点,这样有利于提升鱼的觅食积极性。而在鱼情不好的时候,那就要减轻小药的量,这样接近“素味”的饵料,更能激发鱼的觅食积极性。
当然,以上仅为个人意见,仅供交流。如有不妥之处望谅解,谢谢!
上一篇:当人在极度不公平的环境下工作久了,心理上会发生什么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