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刚“空降”到一家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团队并管理好新团队?
自己的,领导,福特刚“空降”到一家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团队并管理好新团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请领导提示,哪些员工可以做重点的沟通;
2、在自己刚刚进入部门的这个适应期,谁可以重用、对谁应该给与重点关注;
四、务必定期、经常性向领导汇报自己的进展
虽然前期向领导汇报了自己的“适应期”工作安排、计划,但经常性的与领导、老板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工作进展等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专业性的体现!也是让领导放心、让领导清楚你的适应能力与工作掌握进度情况的必要行为。
五、在自己所负责的部门,除非重大问题,先按照公司原有政策、工作方式让员工开展工作
既然自己是空降而来的部门领导,一定会有下属找你汇报工作,需要从你那里获得工作指令或者需要你作出某些决策。
在自己的“适应期”内,可以采取沿用原来工作思路、习惯的方式来进行必要的“应付”。可以询问前来汇报的员工,原来此类工作是怎么安排的、怎么进行的。
同时也可以征询员工的看法、思路,没有什么原则问题,就按照员工的计划进行就好!
这不是我们不负责任,而是因为“吃不准”!
我们不放权,但是可以授权下属按照原来的工作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来先进行就好!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为深入的观察、调研了解员工的能力、工作状态、思想状态。
六、这个阶段,务必不要表现出对下属的亲疏有别
空降适应期,请在公开场合,不要表现出与某位下属额外的、超出其他下属的亲近、重视!这是大忌!即使这位下属确实是能力、水平、工作业绩非常突出,也要注意公开场合自己与员工的互动尺度!
团队生产力的发挥,是要靠整个团队的。即使某位员工能力、业绩、忠诚度等等方面是最强的,也要注意尺度。因为单单靠他,你的部门也是无法运转的哦!
七、既然你是空间的,老鬼不担心你的管理能力、水平。只要把握好上面六点,适应期便容易度过。后面自己才能逐渐进入状态。
空降的职业经理人,专业技能、管理方面的专业性、能力,老鬼不担心。
空降的职业经理人,往往会在上面六点出问题。造成了自己还没发挥出战斗力,就已经让老板、同事、下属给“拒之千里”了!没能在开始阶段,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
以上供参考。请朋友们务必注意上面六点!!!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也欢迎私信、留言、提问,老鬼尽力整理成文章、视频、问答等形式进行分享。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哥哥 这文章标题的字体怎么变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职场是社交场所和工作场所的结合,虽比不上战场,但是却真真切切地充满了竞争和暗算,作为空降领导来说,管人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空降领导要想在职场中站住脚跟,必须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软着陆。作为空降领导来说,由于和团队不熟悉,且没有情感基础,如果冒然树立权威,很容易引起团队的反感,所以最好避免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要一上来就强调自己的原则,不要提以前的战绩,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是先维护好团队的关系,在公司站稳脚跟,然后再做其他事情。
二、慢渗透。作为空降领导来说,在公司站稳脚跟之后,要先了解上下同级的背景,以及他们的处事风格,了解团队优缺点,发现意见领袖和老油条,和关键人物沟通,听听他们的看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建立感情处好关系,这样团队才能支持你、协助你完成工作。
三、提标准。作为空降领导来说,提出一些自己的理念和标准,不要一下子全抛出来,看看大家的反应,听听大家的反馈,引导团队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慢慢将自己的标准渗透进去,引导团队执行新标准,这样才不会引起团队的反感,完成任务才更加得心应手。
四、帮过程。作为空降领导来说,融入自己的标准后,有的人一定不会做,这个时候做好帮扶,帮助他们解决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协助他们出色完成任务,让他们知道新的方法更简单高效,同时让他们分享成果并树立标杆,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好感。
五、打胜仗。作为空降领导来说,必须要带领团队完成每一个环节、打下每一个胜仗,此时上下同级都能看到你的付出,通过完成任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让上级认可、团队接纳,这样你在团队才有威信,你说的话才有人听,而不是通过强压的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益交换,任何人都是趋利的,大家都只围绕自己的利益打转,有利益大家凑在一起,无利益大家就分开,这就是人际交往的真实状态,作为空降领导来说,要想把员工的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必须要掌握利益分配,这样才会有人跟随你。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看金锋写的《职场避坑指南》(淘宝有售),这本书能解决职场中的很多问题,内容有大谋略,也有小技巧,教你在轻松解决同事推卸工作、同事甩锅、同事打小报告、同事邀功等等棘手问题,让你在职场中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你一定要看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听过也看过不少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总感觉他们的分享不真实,停留在理论层面。要么是小心翼翼,无为一段时间,私下把业务弄熟悉,然后发力。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很老套的桥段,在十年之前可能比较好用,到目前为止,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不断在变化。我就结合自身经历和一些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上一篇:月收入3500,可以买什么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