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儒家思想是否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儒家,秦国,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否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秦统一六国以后,国家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应该着手发展经济,让饱经战乱的百姓将养生息,建立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道德归属感,这本来是当务之急,也是儒家教化的长处,始皇帝却继续推行战时的法律体系,轻教化,重刑罚,轻罪重罚,连坐惩处,大兴徭役,甚至焚书坑儒,激化了社会矛盾,丧失了民心,结果秦国二世而亡,一统江山的大好局面,很快就崩塌了。
汉朝从汉高祖入关约法三章开始,一直推崇道家黄老治术,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就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些政策的实施虽然产生了一些弊端,但给饱经战乱、渴望和平安定的百姓带来了将养生息的机会,致使府库充实,国力日盛,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改善,同时也为汉武帝施展雄才大略奠定了雄厚的国力基础。
选择什么理念或指导思想治理国家,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顺应历史潮流,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也应该有不同的选择。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成不变的做法都是有待商榷的。
一个繁荣强盛的时代,应该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作用的产物,儒家更偏重于精神领域财富的塑造。特别是儒家思想关于求学成才,砥砺意志,涵养品德方面的论述众多,涵盖了”世界观”(成什么才?立什么志?树什么德?)和”方法论”(怎么成才、立志、树德?)两方面的内容,既涵盖了”道”,也涵盖了”术”,这是难能可贵的。自儒家思想问世以来,古往今来的文人学子在自身求学成长的过程中,无一不或多或少地受益于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教诲,无一不或长或短地践行儒家精髓的修身立德的成才道路,至于各自有术业专攻,成长为不同领域的精英,又另当别论。
纵观自儒家思想提出以来2500多年的历史,华夏民族的哪一个时代中,没有儒家精英们忠心报国、忧国忧民的身影?中华文明的哪一段历史里,没有儒家先贤们励精图治、舍身取义的豪情?究其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对一个人高尚道德修养、品格情操的养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德才兼备的人是为一等人才,儒家思想在立学、立志、立德、立身、立功等方面对一个人的影响和育成,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一种学术思想。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的现代的学术思想又何止百家,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宝贝都是我们自己的,好好珍惜、妥善运用就是了,一味地、人为强行地把它们分一个高低上下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应当就像一个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武林高手,面对错综复杂的江湖,面对迎面袭来的各式各样的门派招数,有什么就用什么,什么有用就用什么,什么能克敌制胜就用什么,不需要有门派的偏见,也不需要花哨好看的架势,只要是行之有效,用少林或武当功夫有什么区别?一连十招都是”黑虎掏心”又有何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从一开始就在做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恢复礼制(周礼),周游列国,说服列国君主而无一成功,几乎饿死在路上,最终无法弘扬其政治主张而改为教书育人,把目光锁定在下一代上,企图让下一代来实现其主张,结果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竟成了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用来当遮羞布,其宣扬的《仁义道德》的确是好的,但有几个统治者是真心实施的?以法治国才是顺应自然,这已被两千年前的秦国证实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说,德亡存仁,仁亡存义,义亡存信。由此证明人类道德是人心不古,江河日下。仁义道德再以蛊惑不了人心,因果报应再以教化不了人民,正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民为刍狗。天若有情天亦老。什么都无法完全影响中国古代人的思想其中包括现代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都是以儒家谈发展,其实我想表达一个观点,这个儒家对哪一个时期,有发展,对哪一个时期阻碍了发展?其实带着这个问题,就不难发展,儒家思想即发展了社会,不断加强了统治,又同时阻碍了社会进步?或许听着比较矛盾,拿百家争鸣来说,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巅峰,为什么?与之相比的西方多个文艺复兴?叫法不一样,是的,百花齐放,思想学说,不断升级,进步,进而发展了社会,用科技证明了,百花齐放是进步的,独大的思想是阻碍社会的发展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