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宋史》、《水浒传》的电视剧和民间对方腊被擒描述不一,到底是谁擒住了方腊?
方腊,水浒传,宋史《宋史》、《水浒传》的电视剧和民间对方腊被擒描述不一,到底是谁擒住了方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到底是谁擒了方腊
信史中有载,《宋史·韩世忠传》:
宣和二年,方腊反,……世忠以偏将从王渊讨之。
具体擒方腊的过程:
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
由宋史的这段记载,可以明确的看到方腊是由韩世忠所擒。
水浒传:鲁智深擒方腊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中写道方腊被宋江打败后一路逃命,因肚中饥饿到附近的农户家里讨饭,被鲁智深发现,并一禅杖打翻,绑了起来。
擒方腊后,鲁智深因至钱塘江前,听潮声坐化。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江的队伍是没有参与到征方腊的战斗中的,因此也就没有了擒方腊的说法。
水浒传是根据当时的民间传说整理改编而成,鲁智深擒方腊应该也是民间的一种传说。
电视剧:武松单臂擒方腊
央视版的水浒传中演绎的是武松单臂擒方腊,这种说法的出处有几种说法:
1)最早的八爷袁和平的电影《荡寇志》中已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情节;
2)江浙一带的说书艺人多以武松单臂擒方腊为情节。
这里还有些区别:有的艺人是说鲁智深一禅杖打到方腊,而后让给武松擒住了方腊;而有的艺人则说武松手臂被方腊所斩,而后单手擒住了方腊。
清代学者俞樾《小浮梅闲话》中载:
“擒方腊者韩世忠也。乃生前既为辛兴宗冒功,而数百年后,稗官演说,又归之于武松,抑何蕲王之不幸也。”
可见在清代之前已经存在了武松擒方腊的说法。
无论是武松还是鲁智深,都是后期民间演绎的结果,信史中既然已有记载,自然以信史为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腊,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方十三,浙江杭州人。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提到的是方腊被武松生擒活捉的。
原著施耐庵写的是被鲁智深抓住的。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记载,方腊其实是被抗金名将韩世忠生擒的。
方腊性格刚烈,武艺高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深得人心,出身农民贫苦家庭,所以号召力极强。方腊于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慢慢形成了一股力量。在江东地带建立了政权。召集了不少贫困百姓,组成了一支起义大军。大家不分尊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没有你我之分。逐渐的发展,势力越来越大,在当时影响很大,称霸一方。
慢慢的方腊被朝廷视为眼中钉。不除之不以安天下。为了铲除方腊,宋徽宗赵佶放出话来:得方腊首级者,授予两镇节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王渊率大军南下征讨方腊。大将韩世忠也请命参战。
韩世忠,字良臣,陕西延安人,南宋时期的名将,中兴四将之一。
当时方腊带领的起义大军是英勇善战,打的王渊是措手不及。连连败退。做为宋军的主将,王渊是一点办法没有了。这时部下韩世忠挺身而出,背着王渊,偷偷的行动。韩世忠带着两千士兵跑到了北堰,趁着方腊不注意给方腊来了个伏击战。方腊措手不及,损兵折将,落荒而逃。
韩世忠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方腊的老巢,最后生擒了方腊。
韩世忠擒了方腊,却被辛兴宗抢了功劳,当时辛兴宗是韩世忠的上级,看到韩世忠生擒了方腊抢了头功,心生嫉妒。于是就明争明抢的把韩世忠的功劳占为己有。
就这样韩世忠被人抢了功。
后来人们渐渐把韩世忠擒方腊的事实虚化了。慢慢的衍变在水浒传里。被施耐庵写成了方腊是被武松鲁智深生擒活捉的。
其实历史上生擒方腊的应该就是韩世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小河对岸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潘金莲开窗户改变中国历史的段子,大意是说:如果潘金莲不开窗户,就不会遇上西门庆,不遇上西门庆就不会出轨;不出轨就不会毒死武大郎,不毒死武大郎,武松就不会杀嫂报仇。武松不杀嫂报仇就不会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就不会被擒。而方腊不被擒就可夺取大宋江山,也就不会有靖康耻、金兵南下.....也不会有满清,就没有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那么,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虽然这只是段子,但也说明了很多人都是以为是武松擒了方腊。但在《水浒传》原著中,却并不是武松擒的方腊,而是鲁智深擒的方腊。五台山的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四句偈语,即写道:逢夏而擒,遇(方)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水浒传》中的原文更是写道:..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扒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花和尚鲁智深。
那么,既然是鲁智深擒的方腊,为何在民间却谣传是武松擒的方腊?就连新旧两版《水浒传》电视剧,也都是武松擒的方腊。
而这其实是一种光环效应,在梁山108将中,武松无疑是形象最为鲜明、也最有故事的一位。施耐庵就足足用了10个回目(《水浒传》早期版本只有一百回)来单写武松,可见施耐庵在武松身上的笔墨之重。论人物形象塑造,武松也是最为成功的,可以说武松是《水浒传》中毫无争议的男一号,而方腊却像书中的终结大BOSS。而在通常的影视剧中,消灭终结大BOSS这种出彩的事都是由男一号完成的。
虽然,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戏份也很足,人物形象也较鲜明。但跟武松比起来,还是要弱了很多。故而,许多影视剧及民间艺术等,都把“擒方腊”这等美事给安插在武松身上。这跟《三国演义》中把“斩华雄”的事迹,给了关羽是如出一辙的。或许有人会替鲁智深叫屈,但鲁智深也终究还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正史中记载“擒方腊”的,却是南宋中兴名将韩世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