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狸猫换太子历史真有此事吗?
真宗,仁宗,太子狸猫换太子历史真有此事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中的刘妃,李妃,仁宗,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能说夺子的刘妃便全然为恶吗?不能的,她最终还是将仁宗培养成为了一代明君。而我们能说仁宗没有恨刘妃,便是他无情无义吗?也是不能的,毕竟刘妃是养育他多年的母亲,他曾获得的母爱,都来自刘妃。
“狸猫换太子”这夺子一事,如果放在当下,必定是令人唾弃,遭人厌恶。但放在那个时代,放在那个皇家,却又只是权力流转下的无可奈何罢了。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袁史”,切勿受骗
参考资料:话说狸猫换太子案 宋伟哲 《监察风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从历史来看是假的。
《宋史·卷九·本纪第九·仁宗》里记载,“仁宗……讳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真宗崩,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丝毫没提这事。
《宋史》并非宋人所著,而是元人所著,由元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也就是说,修撰者没有任何顾忌,没什么不能说的。更何况四帝仁宗连南宋时代的都不是,他是北宋的,离脱脱修书时过了快300年了,一点面子都不用留。
假如历史上真有“狸猫换太子”这回事,元人不可能不把它写入到史书中。元人没写,多半就是没有,不存在的事。
《三侠五义》成书是在清代,但包公的故事却早就有了,在民间广为流传。比较早的是明代成书的《龙图公案》,明代人用不着给宋仁宗留面子,也可以赞扬包公,但《龙图公案》里并无“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事实上,依照故事所说的时间,包拯那会还没当官,整个事件都与他无关。
有人说,这个故事有历史原型。但经人考证,其最初的故事来源于元杂剧《抱妆盒》,根本无关于历史,纯粹是编的。
如果有野史存在的话,有一部书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故事,那就是《三言二拍》。但是,不论《三言》还是《二拍》里,连冯梦龙、凌濛初这两位奇人都没能搜集到的故事,只能说当时还不存在。换句话说,至少在明代,“狸猫换太子”还没有民间基础。
这些足以证明,“狸猫换太子”,无论正史、野史都无记录,最早只是在元代戏文里出现,戏文能当真吗?
所以,“狸猫换太子”不过是一个以假乱真的故事,全都是编的,在真实历史中并没发生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小说演义,但也有历史故事原型!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出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因为其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被改编成许多戏曲和电视剧。
故事梗概
咱们先来看一下小说中的故事梗概:
宋真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终生未能留下子嗣,而工于心计的刘妃深知“母凭子贵”的道理,她为了夺取皇后的位置而用剥皮的狸猫调换了李宸妃所生的男婴。
最终,刘妃如愿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她偷来的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后来更是顺利登上帝位,他便是宋仁宗。
但是宋仁宗的亲生母亲李宸妃却在刘皇后的陷害下流落民间。后来在包拯的帮助之下,李宸妃最终与已经即位的宋仁宗相认,而被揭穿的刘皇后则自尽身亡。
历史依据
其实“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小说演义,它乃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
根据《宋史》的记载,李宸妃原本是侍奉刘德妃的宫女,偶然之下被宋真宗给临幸了,后来生下了皇子赵受益(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是后来改的名字)。
而刘德妃呢,虽然长期受到宋真宗的宠幸,但是却没能生育子嗣。因此,宋真宗在得知李宸妃怀孕后就决定,将来让刘德妃来认养这个孩子。
孩子一出生就离开了亲生母亲,被养在了刘德妃的膝下。
天禧二年(1018年),赵祯被册立为太子,四年后即帝位,自然的,刘德妃也成了皇太后。
历史上刘德妃并没有小说中的那么坏,只是她一生也没有告诉宋仁宗,他的亲生母亲其实是另有其人。
直到刘太后去世之后,宋仁宗才得知了他的亲生母亲李宸妃在一年前刚刚去世的消息。
得知消息后的宋仁宗那是悲痛万分,自然的也对刘太后产生了很深的怨恨。当时更是听说自己亲生母亲其实是死于非命的,他当即决定开棺验尸。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李宸妃竟然是以皇后之礼被下葬的,而且也并没有检验出任何被谋害的证据。
宋仁宗最终弄清楚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同时呢也打消了对刘太后的怨恨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刘太后并没有迫害自己的亲生母亲,另一方面刘太后对自己的关怀那是没得说,而且三十多年如一日。
事后,宋仁宗非常后悔自己的鲁莽,觉得有愧于刘太后对自己的抚育之恩,再加上为了防止外界流传出一些风言风语,便“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
只是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性,最终就被写成了历史演义,成为了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仁宗确有认母一事。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刘后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抚养并成为皇后,赵祯年幼继位刘德妃就成皇太后并垂帘听政。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后来仁宗生母李氏憋屈病重时才被刘太后晋升妃位,李太后病故,刘太后怕仁宗将来知道真相对自己不利、以皇后之礼给予下葬,第二年刘太后逝世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 言下之意,宸妃乃刘后所害。宋仁宗极为愤怒,多年来对刘太后的恐惧全部都变成了对刘太后的怨恨。原来正是因为刘娥并非自己生母,才会对自己那么冷淡,才会经常刁难自己。宋仁宗立刻下令,派兵包围刘太后寝宫,包围刘娥娘家。然后派心腹前往李宸妃停灵的奉先寺,来到奉先寺之后,宋仁宗不顾大臣的反对,开棺验尸。当时,刘太后虽然去世,可是朝中大臣多是刘太后故旧,杨淑妃虽然也是后宫长辈,可是在朝中却势单力薄。故此,开棺却意外发现,棺材中的李宸妃面貌如生没有中毒的迹象。宋仁宗撤去兵马下诏嘉奖刘太后的亲眷,燕王受到了惩罚,宋仁宗自己也亲自到刘太后灵前谢罪,焚香哭泣,说:“从今之后,在也没人会冤屈大娘娘了。” 可是,对揭开此事的养母杨淑妃,宋仁宗却没有任何怪罪。从此之后,宋仁宗尊奉杨淑妃为章惠太后,对这位养母事事依从,极为孝顺。李宸妃之死真相被永久掩埋,民间对这位仁宗生母一生悲剧各种怜悯,根据这段往事编出各种故事演义。
上一篇:为什么山东菏泽郓城的彩礼那么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