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狸猫换太子历史真有此事吗?
真宗,仁宗,太子狸猫换太子历史真有此事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话说到这里,狸猫换太子之事亦真亦假,毕竟在元朝之时,所流传的宫廷资料,必定比现在完善的多。但就如今现有的正史来看,狸猫换太子肯定是小说杜撰出来的。毕竟时隔已久,已无从查证。参考资料:《宋史》
晶叔聊文化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图片来源西瓜视频《狸猫换太子传奇》剧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实的历史上没有这回事,都是民间传言后,后人编写出来的故事。现实社会中,也会有意无意之间,发生类似的事情,无非就是婴儿错换,相关人员失职所造成的困扰。
六九老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书中说有换太子一事。什么书忘了,好像是以宫中人子的交换,保护了主人后人的安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没有
真相是:刘皇后本名刘娥,原本出身低贱,因在店铺中认识当时还是太子的真宗而飞黄腾达。但宋真宗父母认为刘娥出身不好反对他们在一起,于是刘娥直到真宗登基,其母亲去世才得以回到宫中。此时刘娥年纪已大,无法生育。她的侍女李氏得到真宗的宠幸,生下一子,是为仁宗。李氏被封为崇阳县君;又生一女,夭折。后进才人,又为婉仪。她的儿子尚在襁褓,就被刘皇后以为己子,同时由杨淑妃照顾。李氏在真宗死后为他守墓,她至死也无法与儿子相认。临死之前,晋封为宸妃。李宸妃死后,刘皇后听从丞相吕夷简意见,将李宸妃以一品礼安葬。刘皇后死后宋仁宗得知自己生母是宸妃一事,正打算找皇后的宗族算账。吕夷简劝仁宗刘皇后厚葬宸妃,且对皇帝有养育之恩,仁宗才将放过了刘氏一族。
刘皇后在宋真宗死后,因仁宗年幼而听政,实际上控制着当时的朝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仁宗赵祯,初名受益,天禧二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即位,为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故事里的太子就是赵祯。
宋仁宗即位初期,由刘太后垂帘听政,103年太后病卒后,仁宗才开始亲政。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其武功谋略不及太祖、太宗,在与西夏王朝的长期对峙中表现平平,宋王朝屡战屡败,军事上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仁宗知人善任,也想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
仁宗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也都有较大发展。但是,各种社会矛盾也进一步激化,土地兼并、财政危机日趋严重。为了挽救危机,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副宰相,实行新政。由于贵戚反对,仁宗后来被迫罢免范仲淹,导致新政最终无法实现。仁宗性情宽厚,生活比较检点,不事奢华,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赞誉。仁宗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悯人的情怀。关于宋仁宗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早出于清代石玉昆编撰的《三侠五义》书中说,在北宋真宗年间,刘、李二妃同时怀孕。真宗曾有言在先,“先生龙者为正宫,后生龙者为偏妃”久后,李宸妃早产了,这引起了刘德妃的忌恨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德妃将李妃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并污蔑李宸妃生下妖孽。宋真宗见李宸妃产下了个怪胎,龙颜大怒,将李宸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德妃立为皇后。后来,刘妃所生之子天折,而李宸妃所生的男婴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再后来,在清官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经双目失明的李宸妃相认,母子团圆,结局十分美满。可这毕竟只是小说,自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演绎,仁宗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那么历史上的宋仁宗是否有过“狸猫换太子”的经历呢?
历史上,肯定没有母子相认这一事。
因为宋仁宗在得知自己的生身母亲时,李妃已经去世很久了。在《宋史》中专门记载了李宸妃其人其事。李宸妃是德妃的侍女,本来是杭州女子,人长得花容月貌,十分讨皇帝喜欢。当她怀上龙种时,刘德妃已经被立为皇后,掌控后官。在李宸妃生下后来的仁宗之后,刘德妃立刻就把孩子从李妃怀中夺走交杨淑妃抚育,说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并请皇帝把李宸妃生下的儿子赵立为太子,将真相一下子隐瞒了几十年。从此李宸妃母子之间的联系就这样被割断了。
1022年真宗去世之后,13岁的赵继承皇位也就是宋仁宗。普日的刘皇后顺理成章地成为刘太后,她临朝辅政,又掌权后官。众人都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来挑明这个真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仁宗母子不相认。天圣九年(1031年),仁宗的生母病危,刘太后这才晋升她为宸妃。次年,李宸妃去世。刘太后本来秘而不宜,是准备以妃子的礼仪举力丧事。可是宰相吕夷简却上书对刘太后说,仁宗现在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妃可是等太后百年之后,一定会有人向仁宗票告实情的,如果仁宗因此而怪罪太后家人,那是谁都无法去控制的,所以现在应当以一品礼安葬李宸妃,那时即便谁要说任何坏话,仁宗也不会拿刘氏子孙怎么样的。刘太后认为宰相吕夷简说得在理,于是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于是就下令以一品礼安葬李宸妃李宸妃的丧礼因此举行得极为隆重。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逝,宋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就逐渐公开了。
上一篇:为什么山东菏泽郓城的彩礼那么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