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通俗解释什么是阴阳?
阴阳,对立,易经如何通俗解释什么是阴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后来,古人对“阴”“阳”这两个字做了引申。
古代学者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中都蕴含着两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在运动中生成了万物,其实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矛盾。矛盾双方有不同的属性,古人将积极的一方称为“阳”,犹如阳光照射一般,将消极的一方称为“阴”,犹如阳光被遮蔽后的阴影。所以阴阳二字囊括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一切属性。
比如,动为阳,静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暖为阳,冷为阴;生长为阳,肃杀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
阴阳的对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相互冲突、相互融合,并在变化中生成了万物。所以万物中既有阴,又有阳,只不过比例不同。如果只有阴,或者只有阳,是无法构成事物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意思是万物莫不是背负着阴气怀抱着阳气,阴阳二气相冲形成和气,和气才能产生万物。阴阳变化的规律,就是宇宙间的大道,如《周易》所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
所以如果能够通晓阴阳变化的规律,便能了悟宇宙间的大道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万物显象为阴,能促成显象为阳。普通所画太极图,不代表完全的阴阳,阴阳奥妙难明。太极图只能说是一种对应关系,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混元有阴阳,阴阳也能生混元。是可逆的,并非去而不返!
每当遥望澄明的夜空时,看到圆月当空,月亮就象神仙一样,被金黄色的晕圈所笼罩。不久后就会有雨,如果晕圈不完美,不久后就要起风。我们所看到这些晕圈,就是阴,我们猜测将来的风,将来的雨,这就是阳。
知阴阳,知过去未来。看到了阴是什么象,就能推知将来怎么样。将来是什么样,就能知道过去是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易经文化,必须要了解阴阳。对万事分清了阴阳,就不在过去外来。所以圣人能知身前身后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阳是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的两方面,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是自然界及人体产生和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医阴阳学说很玄,不能实证,不科学呢。一是阴阳学说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而属于哲学范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创造的对自然界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生成、演化及其规律总的看法和说理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探索和实证科学原理、技术方法。二是阴阳学说历史上也用于风水、算命、卜卦等,现代认为这些职业都是玄奥迷信,故弄玄虚,不可理喻。
中医阴阳学说是历代医家吸收东方朴素辨证法合理内涵,对传统阴阳学说进行扬弃而创建并不断完善的说理工具,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哲学基础。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指导临床诊断辨证、处方用药和养生保健。现代中医阴阳学说对传统阴阳学说进行了系统整理,并融合当今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涵,使阴阳学说对立、依存、消长、转化与辩证法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以及唯物论物质观、运动观大体一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在那摆在呢,超重量级的哲学著作。何必整阴阳五行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辨证思想和宇宙观。
古人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如天地,日月,水火,昼夜,寒暑,男女,雌雄,生灭),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即某一事或现像的两个方面,它既有互相排斥的独立性,又有互相依赖的内在联系,即统一性,两者相反相成,由此产生事物的不断变化,也就是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是个抽像的哲学名词,代表着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性质是相对立的两种属性,一般来说,凡属大的,热的,动的,上面的,向外的,强壮的,刚硬的,光亮的,积极的,兴奋的,前面的等等为阳性。而凡属小的,寒冷的,在下的,向内的,静止的,晦暗的,衰退的,虚弱的,软的,无形的,抑制的等等为阴。
阴阳的变化有四个特征:1 阴阳互根,比如说没有物质无所谓空间,没有男人,无所女人,没有对,无所谓错,即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前后相随,音声相和,高下相倾…”,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离,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
2 阴阳消长,世上的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没有绝对的静止,阴进则阳退,阳长则阳消,这种现像在人类社会中比比皆是,比如人口膨胀,则资源减少,对人体来说致病因素多了,健康因素必然就少,得病几率就增加。人类工业化生产能源消耗造成大气污染,出现温室效应,地球两极冰盖融化,喜马拉雅山脉雪线上升,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环境不良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