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
牛奶,资本家,美国为什么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农场主为了图省事,直接将刚挤出的牛奶送人,如果对方喝了以后出现问题,难保不会起诉他们,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所以还是要有加工厂这道工序,除非有慈善家能够买下这批过剩的牛奶,或者愿意承担加工费以及运输等费用。
三、为了保护价格
试想一下,如果因为牛奶卖不出去,而选择送人,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想,既然有免费的牛奶领,我为什么要花钱去买呢?
也许在平时你不会产生这个念头,但是你能保证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不会萌生这样的想法吗?
四、农场主并不是慈善家
在国外,做好事自然有慈善机构,但农场主并不一定是,如果觉得浪费,这些机构大可以花钱将这些牛奶买下来再去捐给穷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你是资本家,你也会倒掉牛奶
首先要理清楚一点,咱们出门在外奔波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养家,在这一点上资本家和劳工的想法是一样的,司马迁早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不能总是让别人为你做贡献,这不实际。
1929年至1933年之间,以美国为中心 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首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起因是多样性的,简单总结一下,由于此前的一战大大刺激了美国国内的生产,给美国带来了一波繁荣。
(一战的爆发使得美国企业获得了大量来自欧洲的订单)
这一波繁荣让美国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大量热钱涌入股市,甚至从银行贷款进入股市,美股一路暴涨。
但是实际美国底层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毕竟财富的扩张是自上而下的,财富要由头部阶层先行瓜分,才能慢慢地进入穷人的钱包。
因此美国当时的繁荣是有局限性的,此时政府需要及时的给资本市场降温。
但是美国政府显然没有应对这种情况的经验,美国插手资本市场,导致股市虚假繁荣,为日后的崩盘埋下隐患。
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及机器的推广,美国出现了失业潮,底层民众的收入开始降低,市场消费能力也在不断走低,整个美国经济开始收缩,许多人开始准备撤离股市,把钱拿回来。
1929年10月24日,随着撤离股市的人越来越多,美股在这一天崩盘,很多人的财富一天之内蒸发殆尽,美国正式爆发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4日是周四,后世称之为“黑色星期四”)
金融危机很快引发企业倒闭潮,失业人数进一步剧增,老百姓没钱消费,各种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暴跌,甚至跌破了成本价格,农场主为了减轻损失只得把部分粮食、蔬菜、牛奶就地销毁。
(美国农场主倒牛奶)
对此有人批评美国资本家没人性,宁可把牛奶倒了也不给老百姓免费喝。
至于为什么不把牛奶送给穷人喝?这个想法太天真了。
首先,农场主倒掉牛奶本身就是因为牛奶价格跌破成本价,农场主希望通过减少牛奶供应量来提高牛奶价格,一旦送给别人免费喝,就更不会有人去买牛奶了。
再者,把牛奶送出去也需要花钱,奶牛场一般都是建在郊外,要把牛奶送到城里需要运输费用,本身牛奶的不挣钱了,还要再赔钱运输,这买卖谁会干?
那如果让市民自己过来取呢?这些想法也不现实,当时汽车没有普及,市民跑到农场取牛奶也很艰难,况且人太多了会出乱子,万一把农场抢了呢?所以说就地销毁农产品是最省钱的办法。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被销毁了,农场只是主销毁部分粮食、牛奶等产品,目的是减少社会供给,保证价格,都销毁了他不赔死了。
美国经济大萧条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对经济管控的态度,在罗斯福上台后,美国政府彻底放弃了对经济的不干预政策,开始利用行政手段介入经济危机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人类贪欲与现实生财富之间的矛盾,现有的社会总财富是固定的,但大家都疯狂的渴望赚钱,于是就出现盲目投资,过度投资,自然会出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资本家宁愿倒掉牛奶也不给穷人的原因
一、这件事已经成了经典案例了,为什么会这样?牛奶成为市民消费的主流以后,资本家发现非常挣钱,都去养奶牛,办牧场,这就使得一时间牛奶过剩。
二、喝牛奶的都是城里人,乡下的穷人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喝牛奶,所以牛奶只是上层社会的消费品,与穷人无关,不属于穷人阶层。
三、如果将牛奶免费给穷人,由于这不是穷人阶层的消费品,他们即使获得了牛奶,也舍不得喝掉,他们会将免费得到的牛奶,以低于城市的价格,销售到城市去,这样就使得城市的牛奶价格下降,会造成资本家的利润下滑,送牛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造成手中的牛奶价格下跌。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形成
一、倾奶事件的形成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经济危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市场经济,没有计划经济,当资本嗅到猎物时,会无限制的逐利,资本家向银行借贷,无序的发展当前热销商品,由于没有计划,没有管控,造成同一时间,大量同样商品集中上市,形成滞销,由于商品的滞销,造成工厂停产,工人失业,这样就使得资本家到期还不上银行的借款,形成更大的连锁反应。
二、倾奶的作用
通过这件事不难发现,牛奶并不是没有其它销路,而是消费的特定人群已经饱和,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源紧缺,而是对于特定人群资源过剩。倾奶是为了化解产能过剩,是解决经济危机的一种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降杠杆。
由于信贷的原因,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形成了短期债务危机,当政府的债务达到一定数量时,就要消减债务,也就是收紧信贷,这样资本家就需要偿还贷款,为了偿还贷款保证自己的利润不下滑,只能降低产能(倾奶就是降低产能),在一段时期内,经过市场的自身调节,市场会回归正常,又会进入下一轮经济危机的开始,经济周而复始,按照波浪线一直上升,形成长期债务危机,这就是经济规律。
上一篇:怎么快速学习注会的《经济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