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公司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股权,公司,股东小公司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苹果公司为例,同股同权,苹果公司初创时期缺钱,乔布斯打算用公司三分之一股份换取5万美元,马库拉当时为公司带来25万美元运营资金,并要求26%股份。苹果公司股权结构从乔布斯和沃兹均分股份,变成了乔布斯、沃兹、马库拉三个人各为26%,22%用来吸引后续投资者。四年后苹果公司上市,近百位员工成了百万富翁,而苹果公司仅仅5岁。后来乔布斯卖掉了持有约650万股苹果股票,当时约占苹果公司11.3%的股份。
初创公司可以有多种股权分配方式。例如,绝对控股型,公司大事小事均由一个大股东决定。相对控股权,公司大事小事民主讨论。
在创业公司进行股权分配前,确定合伙人比股份更重要,找了靠谱的合伙人,股权分配更加简单,虽然平均分配股权有成功的例子,但仅限于有经验的创业者,一股独大还是多股评分,早期创始人需要确定好。资源入股、技术入股,尽可能避免,解决方式也可以是打欠条,公司有营收利润后进行补偿。对于不同人才,股权激励可能有不同意义。
股权分配是一个落实到人的过程,综合考虑到股东对公司长期发展的贡献,目标一致方向一致的靠谱合伙人能够携手同行,而根据公司注册法律规定,出资可以是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等,创业公司也可通过获得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来获得资金,股权分配做到公平、效率、控制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话题,不请自来,从业多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公司的起起落落,其中的关键词就是“股权分配”,工作之中,也一直在思考这个股权分配,到底怎样算是科学,算是合理,怎样才是有利于公司的融资和整体发展。说说我经历的几个50对50的案例。
A公司,从创业之初,我就跟着,做汽车行业的,创世合伙人都是各有所长,互补性很强,股东之间关系很铁,员工也朝气蓬勃,当时年轻气傲,员工就是打工仔?深入发现,这些人也可谓是高手在民间,给我上了很深的一课,说远了。公司发展很快,成立三年,就有上市公司以9000万收购,不过股东对被收购意见不一,最终收购未成。这时候涉及到股东会决议,大家的表决权了,不幸的是,公司从开始到中间两次投资者进出,形成了50对50的股权比例,这个大家都懂得,就不多说了。不过,公司在收购未成时,股权结构没有影响公司的发展,公司之后照常高速发展,并赶上了绝佳的市场机会,眼看就可以一越登天了,公司因为人手紧张,让其中一个主抓公司生产的股东的媳妇(也是公司的工商股东,但未到公司任职)来公司任职,自此管生产的股东在他媳妇带领下发生各种“道德风险”,这个风险是指这两人逐渐不再对公司勤勉尽责,相反是打起了自己算盘,二这两人的股比加起来正好是50,另外两人也是50,于是,股东决议,财务,印鉴等成了几个股东掐架的工具,结果可想而知,股东散伙,公司崩塌。
B公司,作检测软件开发的,一对博士夫妇出来创业,他们共同的一朋友夫妇也是博士做天使投资人,也是50对50的股权设计,公司赶上了智能硬件的风口,同样是发展很快,到了后续融资,我说你们的股权比例不能这样告平均,得按你们的价值,是否在公司任职进行调整,天使投资人实际也不在公司干活的,我一讲这个股权分配的道理,别人也赞成,做了让步,稀释了他们的较多的股权,这样后续投资人进来了,也保证了创业那对夫妇的控制权,看来博士不是白读的。这家公司现在发展很顺利,保守估值已经到了3个亿。
这种50对50的,笔者还经历了好几家,都是各有情况。有人问了,你不是他们的律师吗,怎么还搞成了50怼50 的,恭喜你,你问到终重点了。现实中,一些公司50怼50的比例,并不是律师能够决定的,是合伙人自己达成的商务条款,他们就要这样要求,就以这样的设计来创业,我遇到过帮助设计过一家公司创始人占有多少股权保证其控制权和公司的发展,结果人瞒着我和资方达成了完全不同的协议,资方成了控制人,许多时候,是资金在发言。那么这两家公司50怼50就是他们自己达成的,能否改变,要看时机了。
所以,我现在认为股权结构不是决定公司生死的,人的格局、机缘就是你拥有的各种资源、能力才是公司成功与否的前提,就像上面的第一个公司,如果那个股东的媳妇不进公司,谁能说这家公司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呢?
说到这里,海底捞的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之间的股权分配,一开始是50怼50的吧,后来的股权调整,有很多江湖传言,个人是这么看的,这家公司之所以成公司,离不开这两家,这两家是成就这个公司重要因素,有点像废话,他们的股权构成是怎么形成的,一开始是为了一起做事的,各50%,后来做事的过程中,各种斗争,张勇取得多部分股权,再之后,就是专业人员的介入了,加上能力和机缘,这家公司成功了,张勇成了新加坡首富,你说是施永宏看到了自己占小股反而能获得更大蛋糕的宏伟愿景,我不相信,没有人有这个能耐,这就是斗争的结果。说到这里,股东之间一定要有“合理合情合法”的斗争,只有斗争,才是一家公司成长的内核。
当然,大家不要误会,并不说股权设计就没用了,这就像有人没上大学,成了富翁,就否定上大学是无用的,这是两码事。只是我见的公司多了,反而觉得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公司结构,最终取得比较大的成就。个人体会,不足为信,大家一笑而过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创小公司如何做好股权架构分配,我觉得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一)维护创始人控制权。每一个成功的企业,成长故事里必然有创始人的烙印,如乔布斯之于苹果、任正非之于华为、雷军之于小米、柳传志之于联想的影响力。创始人的这种控制权是积极的,其目的是保障创业公司有一个最终的决策者,能够满足初创企业决策效率的要求。所以树立创始人在团队内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至关重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