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面对大量工作时,人们倾向于熬夜完成工作而不是第二天早起?
工作,第二天,时间为什么面对大量工作时,人们倾向于熬夜完成工作而不是第二天早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面对大量工作时,人们倾向于熬夜完成工作而不是第二天早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需要面对大量工作的人,很少是老板级别,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需要加班的,往往是苦逼的打工仔,劳累的中层,或者是还不够大的小boss。
很多工作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我今天接诊的病人,难道要明天才录入病历吗?明天换班了难道要把自己该做的工作扔给别人?这根本就不合理,所以就算是熬夜加班也要在自己的工作时间上做完。现在还好,都是电子病历了,以前都是用手写,写的都要累死。
对于其他的一些工作也是一样,比如明天早上开会需要用的资料,你不可能非等到明天早上才去做,这样时间太过紧张,而且能不能保证完成工作的质量还不一定。
如果说你想把手头的紧急工作完成的尽量完整完美一些,那么相对来说准备的时间就要更充足一些。所以宁愿在前一天熬夜,完成了再去休息。
估计需要到了钱多得花不完,完全没有任何挣钱的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随心所欲,不想做什么工作就不做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职场有些工作最佳的处理和提交时间应该是昨晚,而不是今早,或者明早的。举个栗子:
某外企的中国公司的总经理明天要去欧洲总部半年述职,于是他把办公室主任老王请到自己的办公室:“王主任,明天一早我飞总部,你把咱们各部门半年述职的资料要点帮我分析整理一下,我述职时候用。”
王主任就会办公室整理汇总资料,下班前,销售总监肖总敲门邀请老王去跟她一同去陪客户(老王人缘很好,酒量也很好)。老王说在弄老大的资料,没事时间。肖总说:“咱们早点结束,你回家也可以整理啊”。于是老王前往。
席间推杯换盏,一不小心喝大了,还去KTV散了散酒气。回家就已经冷晨2点,老王忽然想起总经理交代的事情,自我安慰:“明早上班送完总经理的航班,就整理然后发他邮箱,他下飞机就可以阅读了。”
送总经理上飞机,临行前,总经理问老王:“我的资料呢?”
老王:“昨天晚上陪肖总的客户,回去晚了,没整理完,我回去马上整理,您一下飞机就能在邮箱打开看了。”
总经理:“我本以为在飞机上熟悉一资料呢”!
有时候领导交代的事情,一般会提出完成时间的要求,经理人在做计划的时候,尽量留出提前量,在领导的预期之前提交任务作业,不要让领导催促。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也不知道领导什么时候荟萃我啊,有些领导就是催命鬼。
这个要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领导的工作习惯和要求,然后把我好时机,久了就会摸清楚了,这样既不耽误工作,也能把上级关系处理好。
(本文作者邓玉金,资深HRD,知名培训师,《招聘的8节实战课》著作者,公众号:邓玉金人力资源实战,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估计大多数的上班族,尤其是热爱加班的工作狂人,在面对大工作量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熬夜完成,而不会给第二天留尾巴,第二天起早来完成。
首先我觉得这和我们的思想“今日事,今日毕”是有一定关系的,只要不上床睡觉,就还算是今天没有过完,那在心理上就会给明天留有空间。这样会给工作更多的空间,给自己留有更多修改的空间。所以宁可熬夜,也得把工作在睡觉前完成。另外,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抛弃白天的嘈杂和喧嚣,安静的环境没有人打扰,更容易让人头脑清醒,思维活跃,精神集中,注意力专注,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晚间的时间要比早上充足和自由。无论多晚,熬在深的夜,也会发现没那么紧张。而到了第二天,还需要开始准备第二天白天新的工作,很容易造成,一项没完成,另一项工作又来了的局面。而作为现代人,晚睡远远比早起要容易,晚睡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但早起的时间控制起来是比较难的,尽管在闹钟的作用下能够睁开眼睛,但思维和身体完成跟不上节奏,进入工作状态极难。早起迷离的状态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极大的降低工作效率。熬夜工作虽然极大的伤身体,但有时候是不得已的选择,正所谓“人在职场,身不由己”。面对大量的工作量,加强自身业务水平,选择便捷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才是硬道理,总是靠熬夜来完成总归不是长远的事情,这样时间长了,身体熬坏了,会得不偿失。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调查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长从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工作压力。
1、夜晚工作效率可能更高
床前明月光,四处静悄悄,夜晚如此好,就是不睡觉。
江湖传闻,考试前一天复习效率会提升十倍,论文deadline前的夜晚会文思泉涌,工作项目明天就要出方案,没关系,今晚上一定能出来。
这种高效是在“火烧眉毛”的紧迫感中造就的,没办法,明天一早就要用,今晚无论怎么着都得做完。
2、拖延症患者的自我救赎
虽说重度拖延症患者都把事情堆到最后一刻,但也不乏有具备“自知之明”的朋友们,他们深知把工作放到明天绝对会误事,所以宁愿逼着自己在前一天晚上熬夜完成。
上一篇:新松机器人行业地位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