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那些年最智障的广告有哪些?
广告,智障,的是那些年最智障的广告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游戏广告做的很好,但是进去一玩大家就会发现游戏玩法和宣传的内容有天壤之别。因此对于有一定游戏交易得观众来说,这种类型得广告非常智障。
急支糖浆广告
我相信好多人对这个广告都有印象,在野外突然出现一位手拿急支糖浆的美女,时候出现了一只猎豹,开始追击美女目的就是为了喝一口急支糖浆。可以说真滴是脑洞大开啊,什么时候猎豹还知道吃东西上火脖子疼需要喝急支糖浆了?如果真滴如此那么猎豹的智商就太可怕了,而且猎豹还要美女用勺子喂急支糖浆可以说是忽略大众的智商啊。
就佩服这个设计,豹子用勺子喝急支糖浆。
霸王防脱广告
这个也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广告了,也诞生了非常著名的成龙大哥的搞笑梗,就是来自于这个广告语:用了以后头发是DUANG,五黑浓密的。很多观众就在想这个DUANG是什么鬼?而且成龙在片头也说,其实刚刚接霸王防脱洗发液的广告自己是拒绝的,有没有觉得这句话很熟悉,最近成龙代言的游戏广告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是实话成龙大哥的头发确实是好,以前拍电影的时候各种危险动作都做过但是头发还是那么多。
成龙大哥头发确实好,但是貌似和霸王这个产品没有关系。
最后总结一下,虽然有些广告确实是关键逻辑混乱而且把观众的智商当儿戏,但是宣传效果确实不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广告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种智商不在线的广告了。分析不到位地方请见谅,各位有其他想法欢迎留言讨论。图片来自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智障广告不由得想起来那年夏天的一则广告:安迪的爸爸。
2014年世界杯开赛前夕,新加坡发布了一则公益戒赌广告。该广告以2014年世界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叫安迪(Andy)的小男孩向好朋友抱怨自己的爸爸拿全部身家赌球,押注德国夺冠世界杯的故事。
不料,德国在世界杯半决赛中竟以7:1的比分血洗巴西,又1-0干掉阿根廷夺得冠军,使这则广告更像是在鼓励民众参与赌球,成了博彩公司最佳宣传广告。想一夜暴富吗?来赌球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智障的广告也有它的处,就是它可以让你永远记住!
很早以前看过的两个广告,都过去二三十年了,还是记忆犹新,可见它在我心中强大的生命力,多少创意十足,画面精美,制作精良的产品广告都过眼烟云了,唯独记住了这两个。
一个是饮料产品,可能是当时为了和美国的雪碧、口可口可相抗衡,有一个目光独到的厂家推出了一款国产饮料“非常可乐”。名字挺好!口感也行!强势推出,广告遍布当时各大电视台。那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是这样的“中国人非常可乐!”我那时没事就叨咕,都成口头禅了,和谁聊天觉得人挺可笑就会说“中国人非常可乐!”,别人还觉得我想喝汽水了呢看的某件事挺滑稽就会说“中国人非常可乐!”,别人又以为我渴了,想喝汽水了!觉得我支持国货!
还有一个产品是一款酒,一款果酒,产品很具吸引力,很能迎合当时老百姓的消费方向。但是可能因为这款果酒的名字起的太过叫人忌讳而没能畅销,半年后就销声匿迹了。这款酒的名字叫“雁窝岛梅酒”。
有哪位朋友还记得这两个产品和广告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
周围问了一圈,让人感到恶心的广告几乎无一例外遵从了一件事:广告的本质是复读机。
叶茂中三板斧式的套路:大流量媒介渠道、洗脑式口号、明星代言,似乎给众多广告从业人员启发。
部分年轻人心中,Boss直聘的广告差不多位列第一,接着就是伯爵旅拍,马蜂窝,以及知乎,年纪稍微长一点的则对恒源祥、脑白金等广告印象深刻。
大多数写字楼里几乎都被boss直聘的广告覆盖,而在这些环境里,这些重复而毫无艺术审美的广告呈现出饱和式攻击的效果。
B站一个up主「查理吵」剪辑了这些广告合辑的视频,颇有几分意思,有兴趣的可自行搜索「食用」。
复读机式的广告虽然有效果,却失了格调,品牌打出了知名度,却打没了形象,重复也需要是有艺术的重复,粗暴地往受众脑中耳中倒一堆垃圾,纵然形成病毒式传销效果,怕是也少不了人diss。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原创不易,你的关注和点赞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看过一个卖药的广告,治便秘的:你有五千万吗?老爸有时拉,有时又不拉,排便又不畅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