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子女的教育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事业,有人赞同吗?怎样才能做得最好呢?
父母,孩子,事业子女的教育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事业,有人赞同吗?怎样才能做得最好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子女的教育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事业,有人赞同吗?怎样才能做得最好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育孩子是不是父母最大的事业,第二个问题是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那就逐个来回答。
第一,子女的教育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事业吗?是,但不全是,子女的教育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事业之一。除了子女的教育之外,父母必须还要有其他重要的事业,如果一切围绕子女教育来转,多半会适得其反。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这的确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另一方面也存在冲突。什么冲突?有的父母认为要全力引导甚至控制孩子的成长,而有的父母则认为要由着孩子的兴趣来,没必要过多去干涉。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从来就没有定论。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仅凭上面这一条,就可以看出,教育孩子当然是为人父母的重要事业,但是不是最重要的事业,只能因人而异,或者说至少不是父母们唯一重要的事业。有的父母全心全意地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采取“放鸭子”教育,都有成功的例子,也都有不成功的例子,很难说哪种教育方式更好。还有更极端的,自幼失去父母的孤儿,也有不少成才的,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由此可见,如何看待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是各家各户的个人选择问题,并无统一的标准。从本质上来说,父母和孩子,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注定是要各自走各自的生命道路的,不管哪一方,把另一方作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来做,恐怕都不太妥。因此,只能这么说,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之一,并非唯一。
第二,至于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最好?这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因为教育的成败因人而异,没有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教育有方的例子,也有许多教育失败的例子,不过这些例子中,却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对于有的父母来说,把孩子培养成正直善良的人就是成功;对于有的父母来说,孩子必须出人头地才算成功;对于有的父母来说,孩子快乐健康就是成功……我们很难说哪个标准更好,既然标准都不同,自然也就没有“把孩子教育得最好”这一说。
第三,为人父母不容易,做最好的自己,热爱工作,深爱家人,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典范,成为孩子崇拜和学习的榜样,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有种说法叫“父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老师”,很多时候,父母的影子会透射到孩子身上。比如父母爱学习,孩子就爱学习;父母爱打牌,孩子就爱打牌;父母爱吵架,孩子就爱吵架。基本上可以这么说,父母怎样,孩子大概就会怎样,虽然不能说得太绝对,但父母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是肯定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把孩子教育好,父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教育好,让自己时刻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崇拜的英雄。父母只有做成了更好或者最好的自己,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下,向父母所希望的方向成长前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女的教育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事业,但不是一个人的唯一事业。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多个身份,可以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子女,是公司的员工,是国家的公民,处于不同的身份,都要饰好自己的角色。
作为父母,子女的教育当然是最重要的,作为其他身份,本职工作也要管。良好的家庭关系不是父母将自己的生活投入到教育中,而是两方互相有自己的生活,对方只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父母望子成龙,不希望孩子掉一点队的心情很容易理解,但是“劳模家长”不是最好的选择,以教育子女为主要事业实际上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围着孩子转,那自己的人际关系呢?自己的事业呢?自己终身学习做不到,又怎么要求孩子呢?作为家长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他们所期望的要求,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他们觉得别人的家长每天不付出太多,孩子就可以很优秀,自己将生活牺牲掉,孩子却令自己失望。长期的心理不平衡会使家长产生消极心理,没有发泄方向产生心理问题或是负面心理发泄到孩子身上。
作为父母,最好的教育是以自身为榜样,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在成长的前阶段,父母和孩子是亲密关系中最亲密的,孩子接受到的大脑信息很多都是父母所传递的,在信息量足够大的时候,就会形成某种“知识、经验或能力”,被称为隐性学习。语言是最典型的隐性学习,不需要每天上课,把婴儿放在一个语言环境丰富的地方就可以渐渐学会说话。同理,如果一个家长每天看书,日久天长,孩子也会主动去摸书本。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是中国少有的才女,她从小出生于贵族书香门第,父亲是当时的文豪李格,家里藏书万卷。在书香世家所受的文化熏陶使她从小酷爱读书,为她日后的文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如果李清照生活在普通百姓家,接触不到大量书籍,就不可能在当时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坛上脱颖而出。
家长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从心灵上关爱孩子,给他们良好的环境,树立好榜样就够了。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赞同,我认为父母应付主要责任 ,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孩子身上携带着父母的遗传基因,父母的言传身教也会左右的孩子的思维与行为,所以父母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品味良好的习惯,无疑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
上一篇:管理学论文怎么写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