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中数学难在哪里?
函数,数学,高中数学高中数学难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设元→换元→解元→还元
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其解题步骤是:①设 ②列 ③解 ④写
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
(-----)(----)=0 两种情况为或型
②配成平方型:
(----)2+(----)2=0 两种情况为且型
(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
(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即:
方法有:
(1)直接代入法
(2)化简代入法
(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
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
(1)按照类型求解
(2)根据需要讨论
(3)分类写出结论
(1)ax+b=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的方程ax+b=0有无数个解a=0且b=0。
(2)ax2+bx+c=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无数解a=0、b=0、c=0。
由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为R的有关结论容易得到下列恒不等成立的条件:
图像的平移规律是研究复杂函数的重要方法。平移规律是:
讨论函数性质的重要方法是图像法——看图像、得性质。
定义域图像在X轴上对应的部分
值 域图像在Y轴上对应的部分
单调性从左向右看,连续上升的一段在X轴上对应的区间是增区间;从左向右看,连续下降的一段在X轴上对应的区间是减区间。
最 值图像最高点处有最大值,图像最低点处有最小值
奇偶性关于Y轴对称是偶函数,关于原点对称是奇函数
方程的根
▼
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横坐标
▼
不等式解集端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用因式分解转化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去解,但比较复杂;它的简便的实用解法是根据“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去解。具体步骤如下:
二次化为正
▼
判别且求根
▼
画出示意图
▼
解集横轴中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符号问题或m型问题可以利用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但根的一般问题、特别是区间根的问题要根据“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决。“图像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题意
▼
二次函数图像
▼
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包括:a的符号;△的情况;对称轴的位置;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
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有名称的函数是基本函数。基本函数求值域或最值有两种情况:
(1)定义域没有特别限制时---记忆法或结论法;
(2)定义域有特别限制时---图像截断法,一般思路是:
画出图像
▼
截出一断
▼
得出结论
应用题中,涉及“一个变量取什么值时另一个变量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是最值型应用题。解决最值型应用题的基本思路是函数思想法,其解题步骤是:
设变量
▼
列函数
▼
求最值
▼
写结论
穿线法是解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最好方法。其一般思路是:
首项化正
▼
求根标根
▼
右上起穿
▼
奇穿偶回
注意:①高次不等式首先要用移项和因式分解的方法化为“左边乘积、右边是零”的形式。②分式不等式一般不能用两边都乘去分母的方法来解,要通过移项、通分合并、因式分解的方法化为“商零式”,用穿线法解。
看完文章,大家有什么收获吗?数学学习并不难,关键大家要相信自己。推送的数学学习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希望对大家高考有帮助!后期想跟老师一起学习的请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高中学生反映的最普遍的问题。原因有如下几个:第一,初中数学稍微学习一下,满分100分的试卷,至少考80多,而高中上课认真听,课下整理笔记,错题,做强化训练等,考试不到100;第二,上课老师讲的例题,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自己做题没有思路;第三,考试的时候,感觉很熟悉,题目似乎都没见过,考试就是考得不好;第四,考试后,老师讲题,感觉好简单,自己考试就是考不好;五,见到新题型,陌生题目,感觉连中文意思都读不懂。总之,学生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故,感觉数学学习成绩提高好难好难。鉴于此种情况,突破方式如下:第一,基础知识常抓不懈,重复性,周期性复习。直到自己可以讲出来为止;第二,相似题型,找相同考点,炼成火眼金睛一眼看穿题目考点;第三,解题思路采用多种方式,一题多解取最简;第四,限时训练单元模拟不能少,跟着老师的脚步往前走;第五,考试做题顺序常调整,先易后难是常态,可以先填空或者先答题进行尝试,找中自己的感觉,这样一定会有所提高;第五,错题常整理,多看,多思,多练错题。多写作过程,到达记忆的目的。这样错题会减少,成绩会提高!我是高中数学老师,喜欢总结教学思路。请关注我fuwa512,我将持续为大家服务。目前录制视频近70个,粉丝数量每天都在增加,感谢今日头条这个号平台,也感谢粉丝的关注和点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