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外国人的数学究竟有多烂?
数学,数学家,思维外国人的数学究竟有多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有次海淘买东西……不同容量的价格对方给标成一样的了……然后因为被砍单……把钱全部退了但是部分产品还给寄过来了……讲真虽我赚了,好心疼外国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幽默观察家》是国内首档观察纪实类幽默真人秀节目,隐藏拍摄观察被整蛊对象的反应。每周二 21:10 在广东卫视准时播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外国人的数学很差吗?
应该反过来问,我们的数学是什么水平?
中国近现代数学的历史大概只有100年吧,民国时知名的数学家如熊庆来(法国马赛大学)、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陈建功等数学家都是留学欧美日的,新中国的知名数学家杨乐、陈景润等则是他们的学生。八十年代在世界名成功就的世界级数学家陈省身(做过美国数学学会会长)回到南开大学数学研究生,成为中国数学家与国际数学家交流的重要平台。丘成桐基于培养大陆数学家的美好愿望,提供国际合作的渠道。这两件事对中国数学的影响到底如何还有待评估。由于大量优秀人才外流,大陆也就没有数学的积累。
就学数学的中学生而言,主要还是受益于华罗庚,以及复旦苏步青、谷超豪等的书籍。
综合来讲中国的数学对于一流国家,还是仰视,还是学生。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国的数学教育都远超中国。
就中国的中学课本,民国用的是欧美的如《范氏大代数》《三S平面几何》,新中国五十年代用的是苏联课本,文革后在苏联教材传统下有了统一教材(我认为这是一套国内最好教材)。之后教材一改再改,根据美国和日本课本编写的新教材,看不出中国独特的观点。把波利亚的观点引用数学课本,就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波利亚的数学教育观点是讲给数学教师的,探讨法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而非所有普通学生都要掌握。
从以上情况来看,中国数学教育的整体还是发展中国家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在加拿大开个小超市,刚开始时总有顾客进来先把二十元加币的纸币换成两张十元的纸币,用其中一张十元的买几样东西,给他/她找完钱后,再用另一张十元买剩下的东西,我再给他/她找零钱,我就纳闷了,折腾啥呢?后来才知道,很多人不会十以上的加减法,他们又怕商家骗他们,只能这么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到今天为止,国人对数学和算数还是不太分得开的,我们总是把二者混为一谈,比如网上经常有找零钱之类的对比性视频,用来证明数学能力优劣。
看过一次央视《开讲啦》栏目,请的是大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期间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有个高中生向丘先生提问了一道数学题,希望他回答。丘先生看了纸条几眼,有点尴尬的坦言自己回答不了。
题目没有公布,但我想丘先生未必真的不懂那道题,很可能是无法简便快捷的算出来,为了节目需要,不耽误时间,干脆说自己算不出来。
这个例子很说明问题,数学思维和算数思维是非常不同的。数学思维是纯粹的逻辑思维,只要求思维内容的精密性,是要把某个领域人类的逻辑推理穷尽的一种研究方式。算数思维是以经验为基础,要尽量简化思维过程,达成实践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
算数只是运用到了数学内容而已,是追求实效性的。比如经常看到拿一道数学题来开玩笑的,就是一个水池,一边放水,同时一边排水,何时能加满水?
相信大家都理解这道题的设计思路,它就是打破常规实践意义,突出逻辑推理目的的。但之所以如此引起共鸣,就是因为我们是把实践意义作为第一位思考目的的,一切思维模型和思想意识,都是围绕着实践去考虑,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大的文化特性,即所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中国人的“学和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行和用”,就是为了实践,抛开实践意义的思想,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甚至都没有意义。这在与数学相关方面,就是典型的算数思维,比如乘法口诀。
我小时候有个“史丰收速算法”很有名,好像春晚都请过几个史丰收的学生表演,一些人用算盘,一些人用计算器,有一人会罗列一大堆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我开了个玩笑被母亲骂了一顿,我说,这东西学的再好也就是个卖菜的小贩。
当然,这么说确实有点偏激,忽视了实践的意义,也对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今天回头再看这件事,我的评价大体是不错的,起码针对史丰收速算法是不错的,还有几个人记得住呢?
另外,我想说点个人内心中想说的话。我是坚定相信“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也是坚定相信“人是有天生才能偏好的”。这两点看似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
人的智力是一样的,几乎没有区别,但人的智商是不同的,智商只是人类设计的一种测量智力当中逻辑思维能力的指标而已,是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改变的。人类当中的确是有天才的,而所谓“天才”主要是指思维偏好、行为偏好和体质性状三种,会根据不同用途展现各自的特点。比如体育、艺术之类。
关于数学方面,我比较反对知识过深过难的趋势,这是对人类智力极大的浪费。
我们应当承认,数学思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当中极少数人才具有的思维方式,是需要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才能体现出来的,不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上一篇:有一些文章明明就是刻意错误的引导别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盲目跟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