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的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帝位吗?
史记,黄帝,纪年历史上的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帝位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传说,尧、舜、禹的更替是禅让的,完全出至于公心。但是《庄子·盗跖篇》有尧杀长子之说,《吕览·去私》、《求人》两篇,都说尧有十子,而《淮南子·泰族训》《孟子·万章上篇》两篇说尧有九子,很像是尧的大子是被杀的。 后又有舜囚尧,并偃塞丹朱,使之不能与尧相见。这又很像他们是篡位。
由此可见尧舜禹的相替也并不是那也简单,但是他们的相替究竟如何呢?
小编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并不是完全正确,古代的君位与王位不同,尧、舜、禹之间传替的是王位而不是君位,和蒙古自成吉思汗以后的汗位一样。前一个王老了,出于各种原因,就要指替另一个人,另一个部落,可见各个部落之间已经关系紧密,天下共主的位置已不可或缺。而被举荐的王的部落则日渐强大,便可以久居王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传说,尧、舜、禹的更替是禅让的,完全出至于公心。但是《庄子·盗跖篇》有尧杀长子之说,《吕览·去私》、《求人》两篇,都说尧有十子,而《淮南子·泰族训》《孟子·万章上篇》两篇说尧有九子,很像是尧的大子是被杀的。 后又有舜囚尧,并偃塞丹朱,使之不能与尧相见。这又很像他们是篡位。
由此可见尧舜禹的相替也并不是那也简单,但是他们的相替究竟如何呢?
小编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并不是完全正确,古代的君位与王位不同,尧、舜、禹之间传替的是王位而不是君位,和蒙古自成吉思汗以后的汗位一样。前一个王老了,出于各种原因,就要指替另一个人,另一个部落,可见各个部落之间已经关系紧密,天下共主的位置已不可或缺。而被举荐的王的部落则日渐强大,便可以久居王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可信的。
题目里虽用“故事”二字,似有意无意间虚化尧舜禹禅让的历史事实。
尧舜禹时代,天下共治,最为孔孟等儒家所称道和羡慕,认为是人类史上最为昌明的时代。
但孔孟儒家忽视一个问题,尧舜禹时代生产力的落后,科技的落后,人们生活水平的低下,人们个体劳作的不可行性,使得人们不得不过上一种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的群居生活,集体劳作,全民共享。即使全民共享,人们的生活还是极其艰难。
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氏族或部落首领的往往通过选举或禅让而产生,基本能保证选贤任能。因为这个首领要带领本氏族或部落生存,不贤而能,就难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会被“物竞天择”掉。氏族或部落首领不但不能自私,甚至还要大公无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能力的提高,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的集体生活慢慢解体。解体过程中,出现氏族或部落首领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变得自私起来,建立起各种暴力机构,采取各种暴力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于是原始社会开始瓦解,奴隶社会也随之出现。
我们现代人很难想像尧舜禹时代的生活的艰辛程度,总以现代人的思维,即人是自私的动物为由,来否定禅让的事实。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那个时代,不实行这样的体制,不选举贤能之人担任氏族或部落首领,而是氏族或部落内部内讧不止争斗不休,那在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里面,这个氏族或部落在面对外来入侵或自然灾害的时候,何以自处或自救?那时的俘虏可是要被杀被吃的,而不是现代这样说“缴枪不杀”还给饭吃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仅轮流做庄式而已,即自人群内各村庄轮流主办集或会,现距城镇较远的乡村仍如此的。
禅让公务主持人,现西南有些少数民族仍如此。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是此制式。
但夏朝前仅首长禅让,族长巫师仍由自部落血统传承继承制的。而首长仅是带青壮外出采集渔猎的领队。
夏启驻执政后,族长首长一人兼职了,商又兼巫师为三合一了,因周承商制主持公务者称天子了。周天子以下为王,王以下为大王,大发音代,大王下为伯,伯下为公,公下为候,此为宗亲人,堂亲为男子爵,表亲为夫,戚亲为士。
秦始皇改为皇帝,其下为臣。
隋开科举不论血缘可为臣了,且传至今没变没改。并第一头领的帝王也不论血缘了。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故事”都是后人根据前人的遗迹编出来的,至于“禅让”未必产生于当时,或许是后人在前人事迹的基础上添加上去的。但是在此之前炎黄经过大战实现“炎黄共和”之后天下发生了巨大的洪水灾害,这应当是真实的,怎样治理洪水?这是尧舜禹三代面临的难题,尧让鲧治水因“山川之神”束缚失败被舜惩罚,夏禹治水突破“山川之神”束缚——开山掘川通四海而功绩卓著,所以夏禹被百姓大众敬为“山川之神主”,并被推举为华夏联盟的首领,为了华夏联盟的同一管理,夏禹在治水和知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知人则哲,能官人”的政治主张,夏启在夏禹死后又提出了“君权神赐”的政治主张,“君权神赐”是对“知人则哲,能官人”的否定,……!总而言之:中国有“夏禹治水”的历史事实,而西方有“诺亚方舟”的历史故事,“夏禹治水”的历史事实记载在历代的历史典籍中,“夏禹治水”的历史遗迹遍布在中华大地!而西方“诺亚方舟”的历史故事却传遍了全球,人们为什么非要相信“诺亚方舟”的故事,而非要否定“夏禹治水”和“知人则哲,能官人”的历史事实呢?中国人为什么非要迎合西方一概否定“尧舜禹治水的历史事实”而不把“夏禹治水”和“知人则哲,能官人”的历史事实传遍世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旦肯定了“尧舜禹治水”和“知人则哲,能官人”的历史事实,西方的所谓“故事与文明”都得让位于中国真有实在的“故事与文明”!所以说:那些一概抹杀中国历史事实的历史虚无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的狼子野心在今天已经被世人昭然若揭!
上一篇:我在中国人寿投保三年共四万五千元,觉得不合适想退保,结果只退我两万零八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