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铜匠,校长,特派员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真正的爱和者信仰,人可能就是个牲口。不过好多人都是这样,因此爱和信仰才没有用,但也是最有用的!”
故事中铜匠被称作“牲口”,但其实,这几个角色在人性的考验面前,一个比一个懦弱、残忍,失去了理想、善良和爱,只剩下了自保和互相伤害,还不如连牲口
(1)自由随性的追随者--张一曼。
她自在不拘束,也不会在意世俗的眼光。她招惹裴魁山,但是当裴魁山真正想跟她过下去的时候,她只能尴尬地说“对不起,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以后不会招你了”。
她随性但是有分寸。当明白自己给不了裴魁山想要的,便不耽误他。对于铜匠,她是无奈的,为了把铜匠留下来照相,牺牲自己睡服铜匠(或许在某一刻她自己也有过这个想法)。当铜匠老婆找上门来,她又不得不为了学校说出违心的话。她狠心的把铜匠骂走,但在他走后又低声说对不起,在她心里,不管他对铜匠是怎样的感情,但终归是不忍的。
然而铜匠的背叛跟报复,一步一步把她推向了深渊。面对身边之人对她的辱骂,在强权面前不得不自扇耳光,身边最信任的人全部都伤害了自己。孙校长剪掉了她宝贵的头发,裴魁山用最恶毒的言语辱骂她,周铁男见死不救,身边最信任的三个人接连的背叛,估计对于她,死了才是最大的解脱吧。最后她的自杀也是个可以预见的结局。
(2)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裴魁山。
故事中裴魁山的性格在遭到张一曼拒绝后才发生转变其实不准确,因为他裴魁山本身就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有利于利己的,绝对捍卫;有损自己的,无情抛弃。最初他自作多情的以为张一曼对他有感情,才对张一曼痴迷,才会有那一段纯情告白;跟着校长办教育,以为能够将学校办大办强从而有利可图。但是由于张一曼的拒绝、形势的变化,裴魁山的出自骨子里的自私自利被激发出来,他把自私自利化作对张一曼的因爱生恨、恶语相向,更化作不顾学校困难坚持索要自己的奖金,也化作为特派员的傀儡与走狗。一句“你凭什么拿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说出了裴魁山为人处世的唯一标准——利益。
(3)虚伪法则的拥护者——校长。
校长一身西装革履,带着金丝眼镜,一副知识分子形象。在几位老师面前是一位为教育事业奋斗、为学校谋福利的理想捍卫者,在闺女面前是一位关怀备至、一切为女儿的慈父,但他却是最虚伪的、最懦弱的,他将所有人推向不堪境地的罪魁祸首。校长满口“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人之初、性本善”,“让同学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教无类”,却第一个提出用驴骗取空饷,挪用公款置办西服维修眼镜一样也没落下。在面对强权代表特派员的检查,他没有勇气承认错误,他待张一曼如兄如父,却在强权下亲自剪下她的一头秀发。校长的行为和他满口经纶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裴魁山可恨,那么校长就是可悲,他缺少裴魁山直面丑陋人性的勇气,用自己的理想和道德绑架他人,为自己的丑恶行为披上实现国民教育理想的华丽外衣。校长无条件、无原则、无底线的捍卫强权与规则,亵渎着“理想”这原本美好而伟大的字眼,将人性中的奴性、虚伪、懦弱展现的淋漓尽致。
(4)简单真实直率的原始人性——铜匠媳妇。
铜匠媳妇虽然只有几个镜头,但是全片中最朴实最率真的人。她的价值标准是单纯的,维护她与铜匠的家庭和谐与完整;她的情绪是最直接的,喜欢就哈哈大笑,不喜欢就撒泼骂街;她对强权是最无所畏惧的,管他是特派员还是美国佬,都敢一巴掌呼过去。尽管铜匠媳妇泼辣蛮横,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但是她至少比其他几个人简单真实直率。
(5)暴政的执行者与屈服者——特派员。
国民教育部的特派员像一个空降兵,扰乱了三民学校师生的生活,他代表着上面,代表着强权,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也是规则的屈从者。在底层人民面前作威作福、挟势弄权,利用一个掌权者的威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在美国慈善家面前崇洋媚外,唯唯诺诺,担心谎言败露失去奖金而威逼校长等人编造谎言瞒天过海。
看完这个故事,浑身不自在真是把人间百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夹带政治隐喻的荒诞喜剧,《驴得水》里细思极恐的细节真的值得好好琢磨。
电影背景:
故事发生在1942年一个落后的农村。当时正处在民国时期,国民党执政,抗日战争,伪满洲国,饥荒......三民小学里四位老师因一头驴的起因,不断用谎言去弥补谎导致的果。
整场电影下来,人人都在强调“教育”,但是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一个学生。
命运
其他不说,就说驴棚着火的场景,五个人的举动,对应了最后人物的命运走向。
周铁男冲在第一个,拿扫把灭火,却毫无用处,引火上身,暗示其有勇无谋,自身难保。
张一曼看到在驴棚外面救火无果,直接跳进了火坑,被一起救火的裴魁山扬了一头沙子,暗示着裴魁山后来会对张一曼出手,倒打一耙。
裴魁山在外面不停地往里面埋土,也就是给张一曼埋土;暗示裴魁山害了张一曼,被这场大火吞噬的最厉害的人就是张一曼。
校长出现,说一切听都他的指挥,结果驴棚全都烧着了。暗示孙恒海无能,瞎指挥,使问题更糟。看到后面可以知道,在电影整个事件中,也是校长一直阻止其他成员摊牌,并不断用谎话来遮盖谎话,最终酿成悲剧。
孙佳见到已经完全烧着的驴棚,不顾反对,用水来救火,不惜与父亲反目甚至,也为后面婚礼闹剧埋伏笔。
黑色幽默式的闹剧下包裹的是无比残忍的现实主义悲剧,把人性虚伪、无情、贪婪、懦弱、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好多细节我这里列举了,值得一看。
上一篇:这个翡翠叫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