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会出现“丧偶式育儿”的现象?
孩子,爸爸,家庭为什么会出现“丧偶式育儿”的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丧偶式带娃”的话题被人们反复提及。而且对象多数是爸爸,为什么呢?
自己亲身经历:我跟老公属于周末夫妻,两人不在一个地方工作,后来生了大宝,老公陪产假一到就上班了,基本我自己哄娃,婆婆负责生活。后来我的产假到了,我每天奔跑在上班与家之间要几个来回,久而久之大宝就跟老公不亲了,再大一点,不允许老公跟我们睡一个床上,更别说睡一头了。长久就会影响宝宝跟爸爸的关系。
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爸爸养家,妈妈带娃”,这些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育儿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和爸爸的关系,甚至导致很多家庭里孩子与爸爸疏远,只和妈妈亲。 但是只有妈妈主导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女性成为带娃主力军,家庭也变“丧偶式家庭”。确实现今经济压力不段增大,使得越来越多的男性外出打工,留孩子和妻子两人在家。一年到头回不来,孩子难免会遗忘。有些时候,就算是爸爸回来了站在跟前,一些小孩还是不认识。这也反映了“丧偶式带娃”的危害。
对于爸爸们来说,在如何高质量陪娃的事情上经常被推在风口浪尖上。虽说批评很多,但好在,在不断的批评中,越来越多的爸爸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高质量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这不仅对孩子很重要,对夫妻关系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父爱如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不能“缺席” 首先爸爸要明白的是,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不应该只有妈妈一个人“单打独斗”,妈妈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并不是万能的。很多爸爸可能会觉得孩子交给妈妈带就可以了,特别是那些工作比较忙碌的爸爸,会认为自己即使想陪孩子好像时间也不容许。但是这些爸爸不知道的是,在孩子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爸爸可以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妈妈“无法替代”的。
二、在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如果孩子长时间只受到妈妈一方的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容易偏于一方。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来说,如果身边长期都受到女性的影响,他们的性格就有可能会比较柔弱或胆小。但是爸爸有不同于妈妈的阳刚性格,对孩子也会有不一样的影响。
三、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强壮的爸爸才是最大的靠山。可是当爸爸外出打工时,自己做事就小心翼翼。因为母亲柔弱,不想给母亲添麻烦,就只得安分一点。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没有爸爸给的安全感,就算是做事也比较自卑。
父亲和母亲给予孩子的爱是不同的:母爱是接纳和慈爱;父爱是平衡和责任;母爱让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父爱让孩子有担当,完成其社会化。祝福所有的宝贝都能在爸爸妈妈身边健康快乐的成长!
个人观点,请大家关注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套用一句话:这是中国女性日益发展的在家庭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与大部分未成长进步的中国男性的实际认知、行为能力的矛盾。社会不断发展,世界已经变化,中国女性已经成长,而中国男性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沉迷于结婚前为人子、结婚后找"新"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愿或懒于承担家务以及孩子养育教育责任,指望一直被人伺候。人虽已成年,但认知及行为能力表现依然是个"宝宝",让广大妇女同胞只能丧偶式育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生活压力大,必须一人扛起家庭经济重担,客观上不允许陪伴孩子成长,所谓的“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
2,心理年龄小,玩心太重,缺乏责任感。为人父母,却无法承担做父或母的责任。
3,夫妻感情不和或者婆媳翁婿关系不睦,一方不愿过多参合子女养育,由着强势方自己摆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根儿上说,是独生子女以后的教育问题。这是国家,社会的问题。太多没有了家庭责任感,国家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压力占主要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