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会出现“丧偶式育儿”的现象?
孩子,爸爸,家庭为什么会出现“丧偶式育儿”的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样的思想发展到现在似乎有些行不通了。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女人眼界的开阔。她们越来越觉得带孩子教育孩子不只是自己的事了,男人也应该参与其中。但现实却又很残酷。
很多男人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有些不得不长久离家务工,所以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女人。相比于男人,女人怀胎十月也更舍不得和孩子分开。就算有些幸运点的,每天可以回家和孩子一起的。他们的潜意识里也觉得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有一个人管着孩子就够了。有些男人也尝试过教育孩子,但无奈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只会用武力或道理来和孩子沟通,导致孩子惧怕反感。男人便会越加觉得育儿太难了,便更不想管。
此外男人工作,女人带孩子也是由性别不同所决定的。男人天生就没有女人心细。很多家庭方面的事做得不如女人。要真让男人来教育孩子,女人有多少能放心?
其实不管男人教育还是女人教育,都得好好学习育儿相关的知识。我相信女人提出这个问题,绝对不只是要男人参与进来而已。如果硬是要男人参与进来,反而帮了倒忙,甚至导致局面更加糟糕,那岂不是适得其反?
女人其实呼唤的是男人科学性的参与,即便不能,那转参与为对女人的关爱。让女人觉得自己是受男人尊重,爱护的。那女人在育儿道路上便会信心十足。其实不管男人参与与否,女人最想要的是男人对她真心实意的关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现代女人太牛×,把男人全气跑啦!气跑了你到自己养啊!又猪八戒倒打一耙~痛陈丧偶式带娃,把责任全推到男人头上。真是无奈又无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会出现“丧偶式育儿”的现象?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丧偶式育儿”。
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
丧偶式育儿是近来十分火热的一个现象级话题,连最近热播网综《奇葩说》也就此展开激烈的辩(si)论(bi)。
美国作家南希·史密斯那首诗《只要有一个女人》写到:“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在中国,“丧偶式育儿”现象尤为显著,仿佛每一个母亲都在诉说着这样的苦痛。
那为什么中国男性会长期缺席育儿?在《三字经》中,育儿的责任可是为父的首要责任——子不教,父之过。
父亲缺席家庭教育,理由可以分为两部分,主动放弃育儿责任,被迫与妻儿聚少离多。
家庭责任感缺失,贪图享乐
责任感是许多女性的硬性择偶标准,不论是对工作,对朋友,更是对家庭。其中,家庭责任感更是让婚姻细水长流的重要因素。
但是,主动放弃育儿,贪图自身轻松,是男性家庭责任感显著缺失的表现。(这样的男人,究竟是怎么找到女朋友的)
父爱如山不是指在孩子哭闹时,需要换尿片的时依旧稳如泰山,纹丝不动,也不是“诈尸”般大喊一句“妈妈说的都对”。
如颜如晶所说,连续剧你可以不看,以后可以补。但是我们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
参与到孩子的养育过程中,丰富孩子的成长,也是为自己人生填补空缺。
奔波生计,被迫聚少离多
还有一类男性主要是工作原因,细枝末节的事情可能也是无暇顾及。
这也成为许多男性推脱育儿责任的主要借口。
但是,又有多少父亲愿意在仅有的时间里陪伴孩子,哪怕是一起去超市购物,一起散散步。
育儿本就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不可能让妻子既上班工作,料理家务,又要整天围着孩子转。
付出的守恒同样适用于婚姻,当自己扮演丧偶式育儿中“丧”的一方,自己的另一半对你已经是失望透顶,维系这样的婚姻有意义何在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出现丧偶式育儿可能有几个原因:1、妈妈在孩子出生,无论是天生还是后天(已经和宝宝在一起十个月了)都已经进入了育儿的状态。但是做父亲的可能还没有这种意识。2、照顾孩子的时候,妈妈都在亲力亲为,没有给爸爸表现的机会。
其实可以尝试解决一下,第一个可以在怀孕期间要求爸爸一起看育儿的书籍,一起采买宝宝出生后的用品,帮爸爸建立了孩子马上要到来的意识;第二个就是给爸爸机会照顾孩子,有很多爸爸并不是不愿意帮妈妈的忙,只是他不懂怎么照顾,妈妈可以传授爸爸经验,比如换尿布,告诉爸爸操作技巧,表扬他即使他做的不好!后面的给宝宝洗澡,喂奶(如果是喝奶粉的话)等技能都是一样的传授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张小念儿,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是:丧偶式育儿的根源在哪里?
我觉得丧偶式育儿的根源在于父母的原生家庭教育,以下两点是我分析出来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